《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全文
- 注释
- 井底:指深井底部。
微阳:微弱的阳光。
回未回:来回波动或尚未完全恢复。
萧萧:形容风雨声凄凉。
寒雨:寒冷的雨水。
湿:打湿。
枯荄:干枯的草根。
何人:谁人,指何人。
更似:更像。
苏夫子:指宋代文人苏轼,以其风雅闻名。
不是花时:不是花开的季节。
肯:愿意。
独来:独自前来。
- 翻译
- 井底的微弱阳光似乎在回返,又似乎还未完全回来,
秋雨萧瑟,打湿了干枯的草根。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冬至日独游吉祥寺》。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独自游历时的心境。
“井底微阳回未回”,这里的“井底微阳”形象生动,通过井水的反射来描写冬日阳光的微弱与温暖。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期待和希望,虽然阳光尚未完全回归,但它的到来已经给寒冷的世界带来了生的气息。
“萧萧寒雨湿枯荄”,这句话通过对寒雨和枯荄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萧瑟的冬日景象。枯荄,即干枯的野草,这里的“湿”字生动地展示了雨水对大自然的滋润,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寂寞。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这里,苏轼自比为“苏夫子”,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不羁的生活态度。他不在乎外界的繁华,只是在不被世人所注意的时候,独自前往吉祥寺。诗句中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淡泊明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苏轼在冬至这一特殊时节中的孤独与超脱,也体现了他那种不随波逐流、自有定见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