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生丛麻中,不扶而自直。
蓬兮尔何弱,麻兮实可则。
君子贵自立,端不如彼蓬。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藉(bù jiè)的意思:不依赖、不借助外力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豪杰(háo jié)的意思:指具有勇敢、英勇、豪迈气概的人。
还立(hái lì)的意思:指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并妥善处理问题,不慌不忙,不乱方寸。
棘林(jí lí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险恶难行的环境或处境。
即使(jí shǐ)的意思:表示尽管条件不利或可能不成功,仍然坚持做某事。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则(kě zé)的意思:可是,却是。
览物(lǎn wù)的意思:观察、察看物体。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童童(tóng tóng)的意思:形容儿童年纪小,纯真可爱。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有日(yǒu rì)的意思:指有一天,表示将来某个时候。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自直(zì zhí)的意思:指人性格正直,不偏不倚,不受外界影响。
自立(zì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工作,不依赖他人。
这首诗以蓬麻为喻,生动地阐述了君子自立的品德与豪杰不待文的哲理。
首句“蓬生丛麻中,不扶而自直”,描绘了蓬草在杂草丛中生长,无需扶持就能挺直的形象,象征着君子在纷扰环境中依然能保持正直的品质。接着,“设长荆棘林,支离困紏纆”通过设置荆棘林来困住蓬草,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挑战,但蓬草仍然坚韧不拔,这反映了君子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不屈。
“蓬兮尔何弱,麻兮实可则”将蓬草与麻进行对比,指出蓬草虽弱小,却能独立生存,麻虽结实,却需要依赖外力。这里强调了自立的重要性,君子应如蓬草般自强不息,而非依赖他人或环境。
“自立还立彼,是谓君子德”进一步阐述了自立的美德,即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君子都能保持独立和正直,这是君子之德的体现。
“君子贵自立,端不如彼蓬”表达了对君子自立精神的推崇,认为君子的价值在于自我实现和独立,而不是像蓬草那样依赖他物。
“不见峭岩上,亭亭百尺松。其直不藉麻,四时苍翠同。即使覆荆棘,有日荫童童。”通过描述峭岩上的松树,强调了自然界的强者无需依赖外界条件也能保持坚挺和生机。松树四季常青,即使覆盖荆棘,也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象征着豪杰不需文饰,其内在的力量和精神足以克服一切困难。
最后,“豪杰不待文,览物兴无穷”总结了主题,指出真正的豪杰并不依赖华丽的文辞,而是通过观察万物,激发无尽的思考和灵感。这不仅是对前文君子自立精神的呼应,也是对个体内在力量和智慧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蓬麻的比喻,深刻地探讨了自立、独立、内在力量等主题,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正直、自立和内在的坚韧,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价值。
阴风吹天天欲裂,混沌怕死方愁绝。
潜将元气闭重渊,化工倔强时偷泄。
附炎物态本寻常,何怪众禽争向阳。
红毛翠鬣莫指数,醉眼仅识双鸳鸯。
声噤不闻鹦鹆语,羽摇空见鹡鸰忙。
白头毣毣营栖息,黄口飞飞恣颉颃。
高冈梧桐结实未,待尔招吾丹凤凰。
认霏桃巷曲,拂柳池塘,翠舫轻移。
仄径蘼芜绿,正莺声迟客,燕语催诗。
水云自结闲契,清梦不时宜。
愿借枕游仙,扫花供职,刻竹留题。回思。
旧游处,记九陌尘香,一骑烟飞。
芳事金台盛,恁年年赋别,红雨沾衣。
美人太息迟暮,愁过牡丹期。
且倚醉徵歌,东风院落听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