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近秋常灌,潭空夜不渔。
毋令洗尘耳,吾意恋溪居。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蒲涧奉次长兄子中韵》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蒲涧来何处”,以疑问起笔,引发读者对水源源头的好奇;“鸣声应谷虚”则通过涧水潺潺的声音,展现出山谷的空旷与宁静。接着,“清宜和野饭”形容涧水的清澈,仿佛能增添野餐的风味,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翠可织仙裾”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蒲涧两岸翠竹的茂盛,仿佛能编织出仙人的衣裳,富有诗意。
“陇近秋常灌”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田园的景象,秋雨滋润着田垄,显示出丰收的预兆。“潭空夜不渔”则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静谧,湖面空寂,无人捕鱼,增添了神秘与宁谧的气氛。
最后两句“毋令洗尘耳,吾意恋溪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深深眷恋,希望人们不要轻易打破这份宁静,他愿意在此处隐居,享受这份清幽与恬淡。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