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一 月 十 日 海 云 赏 山 茶 宋 /范 成 大 门 巷 欢 呼 十 里 村 ,腊 前 风 物 已 知 春 。两 年 池 上 经 行 处 ,万 里 天 边 未 去 人 。客 鬓 花 身 俱 岁 晚 ,妆 光 酒 色 且 时 新 。海 云 桥 下 溪 如 镜 ,休 把 冠 巾 照 路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花(bìn huā)的意思:指头发上的花白。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冠巾(guàn jīn)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威风凛凛。
欢呼(huān hū)的意思:高兴地呼喊或喜悦地欢呼。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酒色(jiǔ sè)的意思:指沉迷于酒和色欲之中。
客鬓(kè bìn)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黑而长,像客人一样整齐。
路尘(lù ché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上没有尘土飞扬,非常干净整洁。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时新(shí xīn)的意思:指新时代的新事物或新思潮。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云桥(yún qiáo)的意思:指虚构的桥梁,也用来比喻联系两地或两者之间的纽带或桥梁。
妆光(zhuā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妆饰得体,光彩照人。
- 注释
- 门巷:村庄内外。
欢呼:欢腾。
腊前:腊月之前。
风物:景象。
已知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两年:过去两年。
池上:池塘边。
经行处:常走的地方。
万里:远方。
未去人:还未归乡的人。
客鬓:客人的白发。
花身:如霜雪的发肤。
俱岁晚:皆因年老。
妆光:妆容。
酒色:酒的色泽。
且时新:仍然新鲜。
海云:形容远处的云彩。
桥下:桥下的。
溪如镜:溪水清澈如镜。
休:不要。
冠巾:头巾或帽子。
路尘:旅途中的风尘。
- 翻译
- 村庄内外一片欢腾,腊月之前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在这两年来常走的池塘边,远方的游子还未归乡。
客人和主人皆因年事渐高而发如霜雪,但妆容和酒色仍焕然一新。
桥下的溪水清澈如镜,不要让旅途的风尘沾染了我们的衣冠。
- 鉴赏
这首宋诗《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是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冬日里村庄的喜庆景象和诗人对春意的期待。首句“门巷欢呼十里村”展现了村庄在腊月前的热闹气氛,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提前来临。次句“腊前风物已知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早春的预兆。
诗人回忆起过去两年在池塘边的漫步,感叹自己虽然远离万里,但心中仍怀揣着对远方的思念。他自嘲“客鬓花身俱岁晚”,暗示岁月匆匆,两鬓斑白,与山茶的生机形成对比。然而,他并不沉溺于哀叹,反而欣赏眼前的新鲜事物,如“妆光酒色且时新”,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尾联“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以溪水清澈如镜比喻心境的明净,劝告自己不必过于忧虑尘世纷扰,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如同溪流洗涤心灵。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氛围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