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猛虎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猛虎的形象与境遇,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
首句“饥且从漂母食,寒且从巢父栖”,以“漂母”和“巢父”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比喻猛虎在饥饿和寒冷时,能够像古人一样寻求庇护和食物,象征着猛虎的智慧与适应力。漂母是汉高祖刘邦的母亲,曾施舍饭食给年少的刘邦;巢父则是传说中的隐士,他宁愿让出自己的水槽给他人饮水,也不愿违背自然之道。
接下来的“石不为周客笑,玉不为楚王啼”,进一步深化了猛虎的形象。这里的“石”和“玉”分别代表了猛虎的坚韧与高贵,暗示猛虎不会因为外界的嘲笑或责难而改变其本质。周客和楚王则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猛虎不为这些外在因素所动,保持自我。
“菅茅但塞路,桃李自成蹊”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菅茅象征着道路的障碍,而桃李则象征着成长与繁荣。这里表达了猛虎虽面对困难与阻碍,但依然坚定地前行,最终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像桃李树一样,自然地生长并形成小径,寓意着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整体而言,《猛虎行》通过猛虎的形象,传达了对自由、独立与坚韧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个人价值与尊严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淮北吟
二月忽破三月来,淮南尚可淮北去。
欲借春光寄胆瓶,着花不见沙边树。
酒杯即防儿辈狎,物色难遣吾诗遇。
似应官职解相趁,其柰年光留不住。
婆娑老态时一生,蓄育閒愁日千绪。
江左莺花了何限,大抵英雄回首处。
三饮子念放歌一章
生不愿作平津客,但愿一岁一醉曹郎席。
昨者饮醇兼击鲜,自言多收十斛麦。
今年麦田半欲赭,门前车马浑无色。
主人唤客客且休,男儿有身千不忧。
盘龙少小掷百万,君卿焉肯鲭五侯。
豫章食单阙黄颔,襄阳垆畔饶槎头。
争枭夺雉欢未足,床底牢槽滴寒玉。
狂呼大白不肯辞,倏忽银灯看成绿。
明朝有兴仍能来,鹔鹴一脱宁复回。
邯郸市金高北斗,平原小儿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