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虞仲易送行·其一》
《和虞仲易送行·其一》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霜晓沧江路,梅花此君

清明止水变灭浮云

论事强人意,挥毫张我军。

雍公衣钵在,好策后来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变灭(biàn miè)的意思:消失无踪,彻底灭亡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强人(qiǎng rén)的意思:指能力、才干、力量等方面特别强的人。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霜晓(shuāng xiǎo)的意思:指天气寒冷,露水凝结成霜,清晨时分的景象。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止水(zhǐ shuǐ)的意思:止水指停止水流,比喻使局势稳定,不再发展或扩大。

注释
霜晓:清晨的霜冻。
沧江:形容江水深青色,显得苍茫。
清明:清澈明亮,也指农历四月四日清明节。
涵止水:水面平静如镜,包容万物。
论事:讨论国家大事。
强人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雍公:对某位名叫雍的尊者的敬称。
衣钵:比喻学问、技艺或精神的传承。
勋:功勋,成就。
翻译
霜晨照耀着沧江的道路,梅花在此时向你致敬。
清明时节,水面如镜,映照着天空的云卷云舒。
讨论国事激发人心,挥笔书写振奋我军的力量。
雍公的智慧和精神传承至今,期待后继者能有卓越的功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和虞仲易送行(其一)》。诗中描绘了清晨霜降时分,沧江边的景色,梅花与诗人一同面对这清冷的早晨。"清明涵止水"形象地写出江面如镜,映照着天空的清明,而"变灭送浮云"则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之情,认为朋友的才华和决心能激励人心,像挥毫书写军队的气势一样强大。最后,诗人提到"雍公衣钵在,好策后来勋",暗指友人将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未来必有卓越的成就。整体上,这首诗寓含深意,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友情和才华的赞美。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挽霍元方处士七首·其五

诗酒方将乐莫年,谁知含笑掩重泉。

异端惑世遗言拒,正道忘身爱子传。

砌下翠干新剥竹,池中香断旧栽莲。

平生清致无由觌,漫看东崖起断烟。

(0)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三元夕

月在团圆,却不道、今宵月半。

尽处处、笙歌灯火,六鳌争战。

聊煮黄齑呼弟吃,为言吾母肠先断。

念生前、曾未越中门,何曾看。双条烛,烧将短。

香一缕,行消篆。想慈亲若在,此时应倦。

妻子相看还有日,新魂独自思儿伴。

好同来、早向穗帷眠,何须劝。

(0)

西地锦.同三五女伴道小名

不合相携斗草。把小名轻告。

邻娃便说,而今输却,把小名争叫。万一侬家输了。

宁可酬花钞。怕他帘外,侍儿窃语,并檀郎知道。

(0)

海棠春.闺词,补和程村阮亭韵.晓妆

画楼檐马琤琮响。花几片、乱飘蛛网。

日射水晶帘,影动波纹漾。牡丹松髻梳新样。

为镜里、人儿心赏。薄帨贮犀帘,娇额风前敞。

(0)

画堂春.夏日课婢掌书

几床书卷散牙签。閒时信手常拈。

抛来高枕帙谁缄。好倩纤纤。

莫把燃脂污染,还将辟蠹香添。频频亲捧向冰帘。

一卷楞严。

(0)

占春芳.金盆濯发

看翠雨,香缭绕,乱绾正三分。

斜插牙梳欲堕,云边钩月初新。待洗忽含颦。

为檀郎、银剪留痕。遮藏且唤双鬟去,莫捧金盆。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