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近郊(jìn jiāo)的意思:指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明目(míng mù)的意思:明亮的眼睛,形容眼光敏锐、洞察力强。
闲衣(xián yī)的意思:指穿着普通、朴素的衣服。
养高(yǎng gāo)的意思:指培养人才,使其能够成长、进步。
衣履(yī lǚ)的意思:指衣服和鞋子,泛指衣物和鞋履。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友人在东岩寺相聚的情景。首句“招提宛近郊”,点出寺庙位于近郊,环境清幽。接着“樊径候方袍”描绘了僧人等待友人的场景,方袍是僧人的服饰,此处暗示了僧人的身份。接下来的“花映闲衣履,风生旧节旄”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暗喻了僧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道心时闭阁,明目夜挥毫”则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的修行生活,闭阁表示僧人有时会静心闭门修行,明目夜挥毫则可能是在夜晚也坚持书写,体现了僧人对佛法的虔诚和不懈追求。最后,“何必华山上,林堂即养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赞赏,认为在东岩寺这样的环境中修行,同样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并不需要去华山这样的名山大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意境和禅宗思想的精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刘英臣
累世以赀雄里闾,惟公挟策似寒儒。
欲将那律九经库,定胜江陵千木奴。
玉树诸郎新命贵,锦囊丹诰宠光殊。
当时籍甚吴丞相,恩泽今归两凤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