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感》
《春感》全文
清 / 王季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冰雹雷霆早春阴阳调剂属何人。

乌鸢攫肉馋蝼蚁枭獍登台凤麟

假威棱恢汉宇,徒烦书檄嚇番臣。

明明庚戌非庚子,只怕童谣当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雹(bīng báo)的意思:形容言辞猛烈、刻薄,如冰雹一般猛烈。

当真(dāng zhēn)的意思:真实、真心相信或重视某事物。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调剂(tiáo jì)的意思:调剂是一个动词,指调整或平衡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和谐或适宜的状态。

凤麟(fèng lín)的意思:比喻非常稀有珍贵的事物或人才。

假威(jiǎ wēi)的意思:假装威严或虚张声势。

雷霆(léi tí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如雷霆般的力量。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书檄(shū xí)的意思:指古代用来传达军令、政令等的书信。也用来形容传达消息迅速。

童谣(tóng yáo)的意思:童谣是指儿童唱的歌谣,也可以用来形容言辞简单、浅显易懂的诗歌或歌曲。

威棱(wēi léng)的意思:形容威严、庄重,有威力的样子。

乌鸢(wū y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与其内在品质不相符。

枭獍(xiāo jìng)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狠毒,凶狠残忍。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只怕(zhǐ pà)的意思:表示担心、害怕或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鉴赏

这首《春感》由清代诗人王季珠所作,通过描绘早春景象及一系列社会现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忧虑与反思。

首联“冰雹雷霆博早春,阴阳调剂属何人。”以自然界的冰雹和雷霆象征社会动荡,早春则预示着新生与希望,但如何调和阴阳、维持秩序却无人能答,暗含对治理国家之道的探讨。

颔联“乌鸢攫肉馋蝼蚁,枭獍登台泣凤麟。”运用比喻手法,将贪婪的乌鸢、枭獍比作社会中的恶势力,它们在高位上作威作福,而无辜的蝼蚁、凤麟则遭受欺凌,形象地揭示了社会不公与腐败现象。

颈联“莫假威棱恢汉宇,徒烦书檄嚇番臣。”告诫统治者不应滥用权力,以武力或文书恐吓外邦,而是应以德服人,维护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尾联“明明庚戌非庚子,只怕童谣又当真。”指出时间上的错误(庚戌年而非庚子年),并警告不要轻信谣言,强调了辨别事实真相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舆论影响的担忧。

整体而言,《春感》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更深入探讨了社会伦理、政治治理以及信息传播等问题,体现了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季珠
朝代:清

字馨吾,诸生。顾山人,居镇东,额曰旷庐,莳花种竹,吟啸其中。诗规陆放翁,书法赵松雪。著有旷庐草诗集。
猜你喜欢

题友卿鸾箫集·其三

开卷江郎一序存,文章知己共论昏。

安知梦里潇湘雨,筠管斑斑有泪痕。

(0)

蛰仙见和前诗,时将归浙,仍用前韵·其二

岭南荔子甲天下,径欲留君待荔红。

风雨落花三月半,光阴如水廿年中。

图沈凤渺无消息,筮短龟长有异同。

满目江山仍百越,相逢莫放酒尊空。

(0)

忆上杭旧游·其五

春田漠漠草萋萋,油菜花开烟叶齐。

鬼谷祠边春市散,淡云微雨过蓝溪。

(0)

秋兴次张六士韵八首·其四

坐看桑从海上栽,群鸥见惯不相猜。

生毛有地供秦笑,呵壁无天慰郢哀。

两帝中央谋混沌,三山左股割蓬莱。

故乡游钓今何处?空忆渔人让曲隈。

(0)

拟杜诸将五首用原韵·其五

汾水秋风雁复来,百年人事不胜哀。

收兵自卫元戎府,教子谁登上将台?

西极传书青鸟使,南山上寿紫霞杯。

禁中早已储颇牧,不用焦桐爨下材。

(0)

新乐府四章·其四济良所

济良所,济几何?长安落花日日多。

不忍落花付流水,欲落不落扶之起。

今日园中桃,昨日道旁李,还汝自由自今始。

噫戏乎嗟哉!羲轩子孙奴隶矣;

更复漂流海外作人豕,可哀岂独儿女子。

济良所,奈何许!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