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
雪前霜后归吾圃,瘦菊疏梅尽耐看。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家里(jiā lǐ)的意思:指在家中,表示在家里面、家庭内部。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里儿(lǐ ér)的意思:指某个人或者事物的内部情况或者本质。
耐看(nài kàn)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经久耐用,不容易磨损或变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贫破(pín pò)的意思:指贫穷落魄,生活极度困苦。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仆使(pú shǐ)的意思:指被人操纵或利用的人。
食贫(shí pín)的意思:指吃穷,形容生活贫困。
使令(shǐ lìng)的意思:使唤、命令。
诗老(shī lǎo)的意思:指诗人年纪已经老迈,但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
僮仆(tóng pú)的意思:指仆人、奴仆。
问好(wèn hǎo)的意思:向对方表示问候或打招呼。
音问(yīn wèn)的意思:指通过听觉和口头询问来获取信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开篇“高树号风始欲丹,秋晴诗老试凭栏”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在这里,“高树”指的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它们在秋风中轻轻地摇曳,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而“秋晴诗老试凭栏”,则是诗人站在栏杆旁边,享受着秋天的明朗阳光,同时也在回忆往昔或思考现实。
接下来的“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两句,通过对生活困境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这里的“食贫”,意味着饮食简朴;“破砚”,则是书写时使用的砚台已经破旧,这些都透露出诗人的贫穷生活。但即便如此,诗人也能感受到一种“渐宽”的心理状态,或许是在困境中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家国情怀在“家里儿孙音问好,客中僮仆使令难”两句中得到了体现。诗人远离家乡,在异地他乡,家人的消息成为他关心的焦点。而“客中僮仆使令难”,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信息传递的不易,以及与家人联系的艰难。
最后,“雪前霜后归吾圃,瘦菊疏梅尽耐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接受。无论是“雪前霜后”的严寒季节,还是“瘦菊疏梅”的萧瑟景象,诗人都能够从中寻找到美,并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观察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表现出诗人在困顿中的超然与淡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鳅蛇结。
安知笔法追古初,睨视众体称雄杰。
事忙往往无暇写,属思幽窗乃奇绝。
钟离昂昂散人后,寄迹一官今白首。
潜心妙趣百事忘,兴来书空不停手。
当年飘泊重湖外,翰墨已有时流爱。
风波顿挫格逾遒,羽翮翩翩入吾辈。
一时已闻纸价高,千古定有书名在。
何当洒埽竹洞边,云醅满酌黄金船。
万事峥嵘置毫末,三杯纵逸如张颠。
相知本不誇势力,休论脱帽王公前。
还乡同赴紫宸朝,笑语从容慰寂寥。
白发侵凌今满鉴,青春羁旅旧连镳。
易江小隐西园在,湘浦新除道路遥。
老境不堪论契阔,东风官柳乱堤桥。
彩筒角黍,兰桡画舫,佳时竟吊沅湘。
古意未收,新愁又起,断魂流水茫茫。堪笑又堪伤。
有临皋仙子,连璧檀郎。
暗约同归,远烟深处开沧浪。倚楼魂已飞扬。
共偷挥玉箸,痛饮霞觞。
烟水无情,揉花碎玉,空馀怨抑凄凉。杨谢旧遗芳。
算世间纵有,不恁非常。
但看芙蓉并蒂,他日一双双。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