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屋仍竹间,粗庇却易足。
凡人有此好,其人亦如玉。
书来侥我图,漫笔写秋绿。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凡人(fán ré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宦迹(huàn jì)的意思:指官场上的经历和履历。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类聚(lèi jù)的意思:
谓将同类的事物汇聚在一起。《易·繫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金石类聚,丝竹羣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琐语必録,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軫矣。”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携琴就松风涧响之间》:“ 段由夫 携琴就松风涧响之间曰:三者皆自然之声,正合类聚。” 明 陈仕贤 《<七修类稿>原序》:“虽雅俗并陈,巨细毕举,然类聚条分,杂而不越。”
漫笔(màn bǐ)的意思:随意书写,毫无章法的写作方式。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气骨(qì gǔ)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气概和骨气,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坚强,有骨气。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作屋(zuò wū)的意思:指临时搭建的房屋或简易的住所。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竹居》描绘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生活环境的诗意诠释。诗中,“宦迹殊汗漫”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官场生涯,而“有止必有竹”则象征着他对竹子的执着追求,竹子成为他心灵的寄托。在竹林中建屋,生活简朴却感到满足,这与黄州楼的隐逸生活相呼应,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君子固类聚,离之便云俗”进一步强调了君子与竹子的契合,认为君子应该像竹子一样高洁,远离世俗。诗人对于拥有这种竹居之爱的人,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人为“如玉”,表明其品格高尚。收到朋友寄来的描绘竹子的画作,诗人用“漫笔写秋绿”表达欣赏之情,同时也担忧画中的竹子缺乏竹子本身的清气和骨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竹居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高雅人格的赞美。
汉武特雄俊,超然负大略。
身宅帝王居,旌旗四海薄。
立祠勤祷媚,岂陟礼衡霍。
浮江走浔阳,千里舳舻泊。
神怪当其前,威生相拿攫。
天子按剑怒,挽弓足霜锷。
一发惊浪恬,腥风瞥然著。
神力乃殊妙,天威非所度。
好事喜凿政,附会此台托。
石嵌附江滨,涛声天际落。
盛迹已云往,雄概独略约。
方士感宫闱,将军时绝幕。
英明替恭俭,纯美倏凋索。
登台豁俯仰,慷慨为斟酌。
高吟发长啸,蛟龙各潜壑。
幽谷惟无私,有至斯荅响。
洪钟惟虚受,来叩必应往。
河海不择流,故能成其深。
泰山不让壤,故能高万寻。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日二日,乃有万几。
动曰已是,谁言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