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杨十二》
《忆杨十二》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

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相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shíèr
táng / yuánzhěn

shísháoyàocáikānzèngkànquècánhuāchūn

zhīwèiqíngshēnpiānchuàngbiéděngxiánxiāngjiànxiāngq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芍药(sháo yào)的意思:指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美丽,也可形容某人的才情或某事物的优美。

为情(wéi qíng)的意思:为了情感而做某事,出于情感而行动。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注释
去时:离开的时候。
芍药:一种花卉,常在春末夏初开花,此处象征离别时的赠礼。
堪赠:适合赠送。
看却:回过头看,发现。
残花:凋谢的花。
只为:只是因为。
情深:感情深厚。
偏怆别:偏偏对离别感到格外悲伤。
等闲:平常,平时。
相见:相遇,见面。
莫相亲:不要轻易变得亲近。
翻译
离开时芍药花刚刚好用来送别,转眼间花已凋零经过了春天。
只因情感太深反而更怕离别,平日里轻易相见的不要轻易变得亲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忆杨十二》。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这里,诗人用芍药和残花作为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芍药在古代常被比喻为女子的容颜,此处可能指代某位女性或情感对象。去时,诗人可能有赠送之举,但转瞬之间,却发现春天已经过去,而美好的花朵也随之凋零。这两句传递了一种无常与悲凉。

“只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莫相亲。”这两句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受。因为情感的深厚,离别变得更加令人心痛。在日后的重逢中,即便是平常的相遇,也不愿意轻易亲近,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再次承受分离之苦。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谨慎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春暖赠梅喜作二首·其一

晴日烘开栗玉葩,懒随霰雪送年华。

淮乡地冷开虽晚,竟是人间第一花。

(0)

春寒六首·其六

平明欲敛云复厚,薄晚未休风更颠。

老怯春寒不宜出,下帷添火拥书眠。

(0)

复次韵四首·其二

昔上瞿塘滟预堆,盘涡如井放船开。

山行欢喜今非错,备见梢濆撇漩来。

(0)

泊上虞驿来日行四首·其三

溪山可图画,风物忆吾乡。

渔艇鸥鹜乱,茅茨菱芡香。

(0)

再次韵杨宰七首·其二

颇思菱角问鸡头,且放莲房擅早秋。

蠲渴涤烦须底物,未应接绠汲溪流。

(0)

再次韵杨宰七首·其六

骤闻行旅叹赍粮,无复居人肯馈浆。

十袭君诗要娱老,却愁痛定说常旸。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