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题曹源(其二)》。董其昌是中国明朝晚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中以“儒冠道履释袈裟”开篇,巧妙地将儒家、道家与佛教的象征符号融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人物身份的多重性与精神追求的广泛性。儒冠代表儒家学说,道履象征道教修行,释袈裟则是佛教僧侣的标志。这三者并置,展现了人物在不同信仰与哲学体系中的游走与融合,寓意着一种超越传统界限的精神探索。
“百劫庄严不受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探索的主题。这里的“百劫”借用了佛教术语,意指经历无数劫难或考验,强调了人物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庄严不受些”则表达了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依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不为外界所动摇。
接下来,“笑倒灵山临末会”一句,运用了佛教中“灵山法会”的典故,将人物置于一个神圣的场景之中。通过“笑倒”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人物面对最终会合时的轻松与豁达,也暗示了他对于人生终极目标的深刻理解与从容态度。
最后,“生平伎俩一株花”以比喻收尾,将人物一生的经历与成就比作一朵盛开的花朵。这不仅赞美了人物丰富而多彩的一生,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董其昌对于艺术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即艺术创作与个人生命如同花朵一般,虽短暂却绚烂夺目,值得人们去欣赏与珍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在不同信仰与哲学体系中的精神探索与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董其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赋予了这首诗丰富的内涵与深邃的哲理,使其成为了一幅生动的精神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唐刘云有所思云玉井苍苔古院深桐花落地无人扫因用其语集古句次韵
西征登陇首,薄暮有所思。
所思郁不见,残云傍马飞。
逢迎少壮非吾道,百壶且试开怀抱。
黄帽青鞋归去来,桐花落地无人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