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三十八首·其三十七》
《颂古三十八首·其三十七》全文
宋 / 释从瑾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佛手驴脚生缘南海波斯铁船

精金美玉团堆卖,毕竟何曾直一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波斯(bō sī)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曲折晦涩,难以理解。

佛手(fó shǒu)的意思:指状如佛手的柑橘,也比喻人手指伸展开的样子。形容手指伸展开的样子或者物体呈现出类似佛手的形状。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精金(jīng jīn)的意思:指制作精良的金属制品

美玉(měi yù)的意思:指非常美丽珍贵的玉石,也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或事物。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生缘(shēng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关系,特指前世或命中注定的缘分。

铁船(tiě chuán)的意思:形容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玉团(yù tuán)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或人。

精金美玉(jīng jīn měi yù)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极其珍贵、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从瑾所作的《颂古三十八首》中的第三十七首。诗中以佛手和驴脚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奇特的商品交易场景。"佛手驴脚生缘"可能暗示这些物品并非寻常之物,而是带有神秘或异域色彩,象征着稀罕或珍贵。"南海波斯泛铁船"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商品来自遥远的海外,通过铁船运输而来,增添了神秘感。

"精金美玉团堆卖"直接描述了货物的精美和丰富,"精金美玉"代表极高的价值,而"团堆卖"则描绘出交易的规模之大。然而,诗人却在最后一句以反问的方式揭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毕竟何曾直一钱?"这表明尽管货物如此珍贵,但价格却低得令人惊讶,甚至可以说不值一钱。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世间虚伪价值观念的批判,也暗示了真正的珍贵并不在于物质的价值,而可能在于内在的精神意义。

作者介绍

释从瑾
朝代:宋

释从瑾(一一一七~一二○○),号雪庵,俗姓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住四明天童寺。宁宗庆元六年卒,年八十四。为南岳下十七世,心闻昙贲禅师法嗣。有《颂古集》一卷,收入《续藏经》。《增集续传灯录》卷一有传。今录诗四十一首。
猜你喜欢

落梅·其一

春意枝间忽暗惊,乘风作阵去纵横。

苍苔可忍欺香骨,粉蝶无端乱舞英。

有恨应羞霜月照,钟情犹赖晚风轻。

梦回一夜频搔首,肠断空阶骤雨声。

(0)

好事近·其二

彩舰载娉婷,宛在玉楼琼宇。

人欲御风仙去,觉衣裳飘举。

玉京咫尺是蓝桥,一见已心许。

梦解汉皋珠佩,但茫茫烟浦。

(0)

丑奴儿/采桑子·其二寄李德志

去年池馆同君醉,正是花时。隔院韶辉。

桃李欣欣、如与故人期。

相望两地今千里,还对芳菲。春色分谁。

雨惨风愁、依旧可怜枝。

(0)

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岩峦尽出截然苍翠立乎巨浸之中真天下之奇观也遥望欣然酌酒赋诗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

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

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

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

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

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

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0)

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长句

艺祖开基登九五,驾驭群雄走龙虎。

五十馀年到章圣,将帅名臣犹接武。

王家再世蒙休光,父子继踵仍腾骧。

我从诸孙见画像,绝世风骨何堂堂。

隋国令公温如玉,方口丰颐秀眉目。

典刑犹在想可知,骨肉都匀肥不俗。

小令公为隋国儿,比之乃父加瑰奇。

凛然满面英豪气,犹有酣战骁雄姿。

百年神隽今已矣,貌向丹青尚如此。

虎头不用著三毫,燕颔须教飞万里。

屹然立向庙堂间,可使边人毛骨寒。

千载长存麒麟阁,当年肯著鵔鸃冠。

人物于今宁复有,奇庞谁是功名手。

獐头鼠目休求官,归作山中耦耕叟。

(0)

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

故人千里去,犹记别时歌。

衰鬓禁愁得,狂怀可奈何。

南枝春意动,西望夕阳多。

三径荒凉外,高轩讵肯过。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