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芜菁作羹》
《种芜菁作羹》全文
宋 / 朱敦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且喜芜菁种得成,苔心散出碧纵横

脆甜肭子无反恶,肥嫩恙儿不杀生。

乐羊岂断儿孙念,刘季宁无父子情。

争似野人茅屋下,日高澹一杯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肥嫩(féi nèn)的意思:形容食物肥美嫩滑,也可用来形容人的皮肤光滑细腻。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高澹(gāo dà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纯洁,心境宁静淡泊,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芜菁(wú jīng)的意思:指事物繁茂、茂盛的样子。

无父(wú fù)的意思:没有父亲,无依无靠

心散(xīn sàn)的意思:心思不集中,思绪杂乱。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一杯羹(yī bēi gēng)的意思:指得到一部分好处或利益。

鉴赏

这首诗《种芜菁作羹》是宋代诗人朱敦儒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悟与思考。

首句“且喜芜菁种得成”,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芜菁种植成功的喜悦之情,暗示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接着,“苔心散出碧纵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芜菁生长的情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脆甜肭子无反恶,肥嫩恙儿不杀生”两句,诗人借芜菁的食用特性,表达了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芜菁既可口又健康,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乐羊岂断儿孙念,刘季宁无父子情”这两句则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乃至人性本质的反思。乐羊、刘季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探讨忠诚与亲情之间的冲突,诗人在这里似乎在说,即便是面对亲情,也应保持理性和公正,不应轻易割舍或违背道德原则。

最后,“争似野人茅屋下,日高澹煮一杯羹”一句,诗人以“野人”自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在茅屋之下,日高时分,煮一锅简单的羹汤,便是生活的全部满足,这不仅是对物质欲望的节制,更是对精神世界的高度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芜菁种植与食用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亲情、人性等主题的独到见解。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朝代:宋   字:希真   籍贯:洛阳   生辰:1081-1159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