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韵答俞四府咏雪》
《用韵答俞四府咏雪》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陂陀疑是陆沉馀,整整斜斜卷以舒。

兔迹已迷三窟远,鸡声偏咽五更初

梁园简才何健,剡曲回舟兴亦疏。

茶鼎晚来赏味,寒堂思杀渴相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陂陀(pō tuó)的意思:指迷茫、困惑不解的样子。

更初(gē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发展或变化的初期阶段。

回舟(huí zhōu)的意思:回舟指船只返回原来的地方,比喻人改变主意,回到原来的立场或行动。

简才(jiǎn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才能简单而高效,能够以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梁园(liáng yuán)的意思:指相聚、聚会的地方。

陆沉(lù chén)的意思:指大陆下沉。比喻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严重的衰落、衰退。

三窟(sān k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居住环境恶劣的地方。

赏味(shǎng wèi)的意思:欣赏味道,品味韵味。

授简(shòu jiǎn)的意思:指授予别人简章、简要的知识或技能。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整整(zhěng zhěng)的意思:整整指完全、十足、充足的意思。

回舟兴(huí zhōu xīng)的意思:指回头船上岸,兴奋起来。比喻遇到困难或失败后,重新振作起来,士气高昂。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名为《用韵答俞四府咏雪》。诗中描绘了雪景之美,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雪后大地的静谧与生机。

首联“陂陀疑是陆沉馀,整整斜斜卷以舒”,以陂陀(起伏不平的地面)喻雪后的大地,仿佛是陆地沉入了雪中,展现出雪覆盖大地的景象。整整齐齐、歪歪斜斜的雪堆,如同波浪般起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的形态。

颔联“兔迹已迷三窟远,鸡声偏咽五更初”,运用了兔和鸡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雪后寂静的氛围。兔迹难寻,暗示雪深且广,连兔子都难以觅食;鸡声嘶哑,说明天还未亮,雪的覆盖使得清晨的鸡鸣也显得格外凄凉。

颈联“梁园授简才何健,剡曲回舟兴亦疏”,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梁园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寓所,此处借指诗人创作的环境;剡曲则是东晋时期诗人谢灵运游历之地,象征着诗人的游历与创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才华横溢,但在雪后的寂静环境中,创作的兴致却显得稀疏。

尾联“茶鼎晚来谁赏味,寒堂思杀渴相如”则以茶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俞四府的思念之情。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品茶,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仿佛渴求着相如(司马相如)的陪伴,共同品味生活的甘甜与苦涩。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

九人清赏尚堪夸,记得归时月未斜。
诗卷寂寥今岁客,虬枝依旧去年花。
仙宗屡欲编为谱,句法深惭不著家。
多藉孤芳相点缀,採归笔下便光华。

(0)

怀古呈通守郑定斋

东方有猗桐,菀彼云之岑。
良工一斤斧,斲为膝上琴。
朱弦轻拂抹,盎然太古音。
不弹箕子操,不调离骚声。

(0)

题长江图三绝

鱼腹江边八阵图,嶙峋於此岂良谟。
后来浪道长蛇势,用势还须烈丈夫。

(0)

伯兄新楼十首

敛墙缩地保邻欢,巧作规模不见悭。
初转层梯心似隘,一开窗了便宽闲。

(0)

挽蔡文叔

南风之薰兮五弦绝,可以解愠兮忧心益惙。
念寓形於溟涬兮,藐一沤之起灭。
前乎数千年之名世兮,后方来而未歇。
往者不我留兮,来者不我接。
何彼顽之弗夭兮,而独萎乎此哲。
非夫人之立极兮,凛世路之迫阨。
惟圣斯恻兮,建学校以寿吾道之脉。
士不可辱兮又焉可杀,孰悟我圣明兮几袭秦之乱辙。
我公之忠愤贯日兮,所以疾驱而朅朅。
一去国兮一阴方猾,再去国兮重阴栗烈。
鄙夫熟视兮,壮群邪之蟠结。
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阕。

(0)

挽潜斋王枢相

忠简流余庆,文忠印此心。
词章传世早,事业得君深。
不尽风云会,宁知岁月侵。
九重惊殄瘁,谗言舌方瘖。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