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海疆(hǎi jiāng)的意思:指海洋的边界或疆域。
接舆(jiē yú)的意思:接住车轮,指相互帮助,互相配合。
离苦(lí kǔ)的意思:摆脱痛苦,解脱困境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乱世(luàn shì)的意思:指社会动荡、混乱的时期。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山草(shān cǎo)的意思:指山中的草木,比喻人品或事物的质量。
世功(shì gōng)的意思:指世世代代受益的功德。
小民(xiǎo mín)的意思:小民是指普通百姓,也可以指平凡、无权无势的人。
凶荒(xiōng huāng)的意思:形容灾荒、战乱等造成的凶猛恶劣的环境。
佯狂(yáng kuáng)的意思:假装疯癫、装疯卖傻
舆歌(yú gē)的意思:指众人共同歌颂和称赞的声音。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感怀》由清代诗人陈以豫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联“阅尽沧桑两鬓皤,佯狂欲效接舆歌”描绘了诗人历经世事变迁,两鬓斑白,内心充满无奈与愤慨,试图效仿古代隐士接舆,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颔联“时逢乱世功名贱,人到中年感慨多”揭示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功名地位变得微不足道,而中年人因经历岁月的洗礼,对人生百态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感慨。
颈联“山草昔曾经雨露,海疆今未息风波”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山草曾经历过雨露滋润,象征着过去的和平与繁荣;而如今海疆仍未平静,暗喻当前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
尾联“小民已觉流离苦,况值凶荒更奈何”直接点明了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即使在凶荒之年,他们的痛苦更加难以承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遭遇和社会现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应天长
嫩黄上柳,新绿涨池,东风艳冶天色。
又见乍晴还雨,年华傍寒食。春依旧,身是客。
对丽景、易伤岑寂。怅凝望、一带平芜,剪就茵藉。
前度少年场,醉记旗亭,联句遍窗壁。
调笑映墙红粉,参差水边宅。芦鞭懒过故陌。
恨未老、渐成尘迹。谩无语,立尽斜阳,怀抱谁识。
呈李坚甫中舍
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
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
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一把。
甲犹未竟乙复作,门类著番开满架。
使人叹羡不能已,只恨有门归隔夜。
归来兀坐想精绝,念此荣观若为谢。
就中寒林两大幅,此物世间谁敢价。
倏然一别十五载,常向人前盛誇诧。
因君奉使临敝邑,见先问此馀不暇。
君能为我再讲说,座上不容人俗话。
如君所蓄更谁有,有亦未能无笑骂。
况君累世尽清职,摹本敢来前弄诈。
君今还省正擢用,异日须求作邻舍。
峨巾曳屦日相谒,更欲重烦开几帕。
待寻前辈用心处,款曲应须频假借。
每厨阅讫当便还,不敢奉欺言羽化。
《呈李坚甫中舍》【宋·文同】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一把。甲犹未竟乙复作,门类著番开满架。使人叹羡不能已,只恨有门归隔夜。归来兀坐想精绝,念此荣观若为谢。就中寒林两大幅,此物世间谁敢价。倏然一别十五载,常向人前盛誇诧。因君奉使临敝邑,见先问此馀不暇。君能为我再讲说,座上不容人俗话。如君所蓄更谁有,有亦未能无笑骂。况君累世尽清职,摹本敢来前弄诈。君今还省正擢用,异日须求作邻舍。峨巾曳屦日相谒,更欲重烦开几帕。待寻前辈用心处,款曲应须频假借。每厨阅讫当便还,不敢奉欺言羽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0867c69849e614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