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卷朝仍出,移灯暮始归。
病馀心力在,路隔死生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哭舍弟东川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亡弟深切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束卷朝仍出,移灯暮始归”,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每日忙碌的生活状态。早晨整理书籍后便出门,直到夜晚才借着移动的灯光回家,生活节奏紧凑,充满了忙碌与辛劳。
接着,“病馀心力在,路隔死生违”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弟弟去世而内心深受打击,尽管身体已恢复,但心灵深处的伤痛却难以平复。同时,也暗示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生死相隔的无奈与悲痛。
“南国诸生去,西邻旧主非”两句,通过对比南国的学子离去和西邻的老友不再,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最后,“向来车马地,一过一沾衣”一句,以车马之地的过往与如今的泪水交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弟弟离世的哀痛。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场景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亡弟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有美人兮,玉佩琼踞,吾梦见之。
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故期思。
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
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
觉来西望崔嵬。
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
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
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
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
朱雀桥边,何人曾道,野草斜阳春燕飞。
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
诗坛千丈崔嵬。
更有笔如山墨作溪。
看君才未数,曹刘敌手,风骚合受,屈宋降旗。
谁识相如,平生自许,慷慨须乘驷马归。
长安路,问垂虹千柱,何处曾题。
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
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
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
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
相君高节崔嵬。
是此处耕岩与钓溪。
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
吊古愁浓,怀人日暮,一片心从天外归。
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停云霭霭,八表同昏,尽日时雨濛濛。
搔首良朋,门前平陆成江。
春醪湛湛独抚,限弥襟、闲饮东窗。
空延伫,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再兢春风。
日月于征,安得促席从容。
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
当年事,问几人、亲友似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