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格 斋 宋 /李 壁 一 物 具 一 理 ,皆 有 极 则 处 。索 焉 而 不 精 ,於 德 何 所 据 。
- 注释
- 一物:万事万物。
具:具有。
一理:一个道理。
极则:极限、准则。
索:探索。
焉:于此。
不精:不精细、不深入。
于德:对于道德。
何所据:依据何处。
- 翻译
- 万物都有其道理,都有其极限所在。
如果不去深入探究,道德又如何有所依托?
-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名为《格斋》。从这短短几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哲理思考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一物具一理,皆有极则处。” 这两句话表达了一个朴素的哲学观点,即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又各自有其最高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秩序的深刻感悟。
“索焉而不精,于德何所据。”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修身养性方面的自我省察。"索焉而不精"意味着尽管诗人追求道德修养,但却感觉自己并未达到理想中的高度。"于德何所据"则是对自己的道德立足点发问,表达了对内心稳固立足的渴望。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的哲学思考和个人修养的自我要求,是一篇融合了宇宙观与人生观的深刻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哨遍·壬戍孟秋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
客吹箫、音韵远悠扬。
怨慕舞潜蛟、动凄凉。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
旧踪可想。
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尝往。
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
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怅。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
念江山美景岂可量。
吾与子、乐之兴徜徉。
听江渚、樵歌渔唱。
□侣鱼虾、友麋鹿,举匏尊相劝,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
戏将坡赋度新声,试写高怀,自娱闲旷。
《哨遍·壬戍孟秋》【宋·曹冠】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客吹箫、音韵远悠扬。怨慕舞潜蛟、动凄凉。自古英雄,孟德周郎。旧踪可想。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尝往。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怅。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念江山美景岂可量。吾与子、乐之兴徜徉。听江渚、樵歌渔唱。□侣鱼虾、友麋鹿,举匏尊相劝,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戏将坡赋度新声,试写高怀,自娱闲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467c694ed04bc8231.html
八六子·晚秋时
晚秋时。
碧天澄爽,云何宋玉兴悲。
对美景良辰乐事,采萸簪菊登临,共上翠微。
堪嗟乌兔如飞。
秉烛欢游须屡,传杯到手休辞。
念戏马台存,隽游安在,且开怀抱,听歌金缕,从教下客疏狂落帽,也胜龌龊东篱。
醉中归。
花阴月影正移。
水调歌头·青铜昏水面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
翠翻空,寒入座,不禁愁。
五弦弹尽,隐隐天末暮虹收。
欲伴渔翁钓艇,欸乃一声江上,寒碧点轻鸥。
无人阻归兴,真欲迈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