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竟长于我,花还开向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不(bàn bù)的意思:表示态度犹豫、不确定或含糊不清。
陂池(bēi chí)的意思:指泥沙淤积、水草丛生的池塘,比喻人的思想固执、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长于(cháng yú)的意思:指某人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的才能或长处。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樵苏(qiáo sū)的意思:樵苏是指在山林中劳作的人,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盛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
问讯(wèn xùn)的意思:向人询问消息或打听情况。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废弃的园林与自然界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
首句“何人行乐处”,以疑问起笔,引出对往日繁华景象的追忆。接着“零落见陂池”一句,点明了园林如今的荒芜状态,陂池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暗示了园林曾经的热闹与繁华。
“草竟长于我,花还开向谁。”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草木赋予情感,表达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依旧旺盛,而无人欣赏,无人照料,凸显出园林的荒废与冷清。
“盛时来已晚,过客见同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即使在园林最辉煌的时候,也未能吸引到足够的人前来欣赏,现在即便有人路过,也只能一同感伤于其荒废之状。
最后,“问讯樵苏者,模糊半不知。”通过询问砍柴人,却得到半数人不知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园林的荒废和人们对此的漠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过往美好事物的遗忘。
整首诗通过对废弃园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