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镇蛮摽柱日,赵陀朝汉筑台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事(biān shì)的意思:指不关心、不在意的事情。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恩威(ēn wēi)的意思:指以恩德和威严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或组织,既要给予恩惠,又要施行威武。
干羽(gàn yǔ)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批评。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四夷(sì yí)的意思:指外国人或外族民族。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廷臣(tíng chén)的意思:指朝廷中的大臣,也可指朝廷中的官员。
王风(wáng fēng)的意思:指古代君王的风度和风范。
衔命(xián mìng)的意思:毫不犹豫地接受命令或任务。
烟岚(yān lán)的意思: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雍容(yōng róng)的意思:形容态度或举止优雅、从容自信
玉墀(yù chí)的意思:指帝王的御座。
昭苏(zhāo sū)的意思:指光明正大、公开无私的行为,也指正直、坦率、无欺诈的品质。
筑台(zhù tái)的意思:指建筑或修建台阶、平台,也比喻为别人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朝廷派遣使者出使交阯(今越南)的情景,展现了大明帝国的国威与恩泽远播四方的盛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如“天子恩威被四夷”、“王风浩荡烟岚熄”,形象地表达了大明帝国的强盛与文明的传播。
“马援镇蛮摽柱日,赵陀朝汉筑台时”两句,分别引用了东汉名将马援平定南蛮和南越王赵陀归顺汉朝的历史事件,以古代的胜利与和平象征着明朝对异域的安抚与统一,体现了大明帝国的威望与和谐外交政策。
“使还休更言边事,干羽雍容舞玉墀”则表达了对使者完成使命后归来的赞美,以及对大明帝国在处理边疆事务时所展现的从容不迫、和平解决的态度。干羽,古代祭祀或朝见时所用的乐器,此处象征着和平与礼仪;玉墀,皇宫前的台阶,象征着权力与尊严。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赞扬了大明帝国在对外交往中的高雅风度和和平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朝时期的外交成就和国家实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和平、文明交流的向往和颂扬,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二
下濑惊船驶,挥麈恐尊空。
谁吹尺八寥亮,嚼徵更含宫。
坐爱金波潋滟,影落蒲萄涨绿,夜漏尽移铜。
回棹携红袖,一水带香浓。坐中客,驰隽辩,语无同。
青鞋黄帽,此乐谁肯换千钟。
岩壑从来无主,风月故应长在,赏不待先容。
羽化寻烟客,家有左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