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寓杉江,客馆未煖席。
峥嵘凝翠阁,尚对七峰碧。
理舟剑浦行,稍就宽旷域。
《闻建寇逼境携家将由乐沙县以如剑浦》【宋·李纲】我来寓杉江,客馆未煖席。纷然群盗起,环境暗锋镝。束装呼仆夫,又复事远适。峨峨章源岭,峻峭初未识。攀援仅能进,十步九倾侧。风吹雾雨冰,草木尽矛戟。朝登暮始降,落日半天赤。儿童饥屡啼,徒御疲已极。薄游玉华洞,庶可稍休息。东郊遽不开,蜂蚁迭吞食。避寇如避弩,吾敢惮行役。驱车适沙阳,颇喜田野辟。虽经兵火馀,邑屋幸如昔。旧游疑梦中,一一有遗迹。寓轩存佛宫,脩竹自春色。峥嵘凝翠阁,尚对七峰碧。故人皆避地,谁与道胸臆。理舟剑浦行,稍就宽旷域。溪流正湍暴,恶子亦充斥。脱身险阻中,恊济藉众力。吟哦杜陵诗,妙语皆中的。丧乱古今同,临风意如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167c7015f3a340207.html
半天(bàn tiā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或很久的时间。
避寇(bì kòu)的意思:指为了逃避战乱或者敌人而躲避起来。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薄游(báo yóu)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无定性。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充斥(chōng chì)的意思:充满,充溢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恶子(è zǐ)的意思:指品行恶劣、行为不端的子女。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蜂蚁(fēng yǐ)的意思:形容人多如蜂蚁,熙熙攘攘的场面。
锋镝(fēng dí)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动尖锐而刚烈,有力而有冲击力。
佛宫(fó gōng)的意思:佛寺或佛堂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环境(huán jìng)的意思:指周围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也可以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旧游(jiù yóu)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游伴。
峻峭(jùn qiào)的意思:形容山势或建筑物的陡峭高大。
客馆(kè guǎn)的意思:客馆是指为旅客提供住宿和就餐的场所,也用来比喻临时的居所或者短暂停留的地方。
宽旷(kuān kuàng)的意思:广阔、辽阔。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矛戟(máo jǐ)的意思:指战争或争斗中双方相互对峙,准备交战的状态。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妙语(miào yǔ)的意思:指言辞巧妙、精彩,能够表达深刻的意义或启发他人的语言。
攀援(pān yuán)的意思:攀援是指攀爬、借助他人力量或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仆夫(pú f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
倾侧(qīng cè)的意思:倾斜,偏向一方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丧乱(sāng luà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束装(shù zhuāng)的意思:束装指穿着整齐、衣冠楚楚的样子,也可以比喻言行举止得体,端庄稳重。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徒御(tú yù)的意思:白费力气,无法控制或驾驭。
吞食(tūn shí)的意思:吞咽食物。比喻一个国家或势力侵略另一个国家或势力,将其吞并。
脱身(tuō shēn)的意思:逃脱困境或险境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险阻(xiǎn zǔ)的意思:险阻指的是道路险恶,前进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困难重重,处境危险。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胸臆(xiōng yì)的意思:指心中的意见、想法、感受。
休息(xiū xī)的意思:停止工作或活动,放松身心,恢复体力。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蚁迭(yǐ dié)的意思:形容人多而连续不断。
邑屋(yì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比喻简单朴素的生活环境。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吟哦(yín é)的意思:指吟咏、歌唱的声音悠扬动听。
又复(yòu fù)的意思:再次复发或重复出现
玉华(yù huá)的意思:指美玉,也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远适(yuǎn shì)的意思:远离故乡,到达合适的地方。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众力(zhòng lì)的意思:指众人的力量或集体的力量。
中的(zhōng de)的意思:指达到某种状态或程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纲在宋朝时期,面对群盗四起、烽火连天的动荡局面,多次辗转迁徙的艰难历程。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与恶劣,如雾雨冰霜、草木如矛戟,也反映了社会动荡下人民生活的困苦与艰辛。
“我来寓杉江,客馆未煖席。” 开篇即点明诗人初至杉江,寄居的客馆尚未暖和,预示着接下来旅程的艰辛与不安定。
“纷然群盗起,环境暗锋镝。” 描述了盗贼四起的混乱局面,环境充满了危险与危机。
“峨峨章源岭,峻峭初未识。” 诗人首次攀登高耸的章源岭,面对未知的险峻,表达了对自然挑战的勇气与决心。
“儿童饥屡啼,徒御疲已极。” 描绘了战乱中百姓的苦难生活,儿童因饥饿而哭泣,随从们也疲惫不堪。
“避寇如避弩,吾敢惮行役。” 表达了诗人面对盗寇时的谨慎与勇敢,即使长途跋涉也无所畏惧。
“溪流正湍暴,恶子亦充斥。” 再次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恶,溪流湍急,恶兽充斥,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不安。
“丧乱古今同,临风意如织。” 最后,诗人感慨于历史上的战乱与当今的相似,面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思绪如织,情感深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间疾苦的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