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本清虚,更无物可洗。
曲罢两无言,林间竹风起。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冷意(lěng yì)的意思:指寒冷的感觉或寒意。
冷冷(lěng lěng)的意思:形容冷得刺骨,没有温暖。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片片(piàn p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分散、零散的样子。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虚里(xū lǐ)的意思:虚假的表面,没有实际内容的外观。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客弹琴时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尝怪古人愚,临流偏洗耳。”开篇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古人行为的不解,他们为何在水边洗耳?这句看似疑惑,实则引出下文对聆听之美的探索。
“耳中本清虚,更无物可洗。”诗人进一步阐述,耳朵本身是清净空灵的,无需外物清洗,暗示了真正的聆听是一种内在的感知,而非外界事物所能给予的。
“谁为扬天籁,自入清虚里。”这里提到的“天籁”指的是自然界的美妙声音,诗人仿佛在说,真正的音乐之声,是自然赋予的,人们只需沉浸其中,就能感受到它的纯净与美好。
“此时冷冷意,片片随流水。”描述了音乐结束后的宁静,如同流水般清澈,让人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仿佛所有的思绪都随着水流远去。
“曲罢两无言,林间竹风起。”最后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周围环境的反应——林间的竹叶随风轻轻摇曳,似乎在回应刚才的音乐,整个场景充满了和谐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音乐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亲身体验那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