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时期郑经所作,名为《满酋使来有不登岸不易服之说愤而赋之》。诗中表达了对满洲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怒。
首句“王气中原尽”,描绘了满洲势力逐渐取代明朝,中原地区的王气消散,暗示了明朝的衰败与满洲的崛起。接着,“衣冠海外留”一句,可能是指虽然明朝的王气在中原消失,但其文化与传统仍然在海外流传,暗含着对明朝文化的自豪感。
“雄图终未已,日日整戈矛。”这两句表达了尽管满洲势力已经强大并稳固,但郑经认为他们的野心并未停止,每天都在准备新的军事行动。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满洲统治者不断扩张、威胁到其他地区和平的担忧和愤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明朝的衰落与满洲的崛起,以及对满洲统治者持续扩张行为的批评,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晚登城北门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其一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
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
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
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烦一呼。
觉知此身了非吾,炯然莲花出泥涂。
随师东游渡潍邞,山头见我两轮朱。
岂知仙人混屠沽,尔来八十胸垂胡。
上山如飞嗔人扶,东归有约不敢渝。
新年当参老仙儒,秋风西来下双凫,得枣如瓜分我无?
寄洺州李大夫
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
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
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
方知省事将,动必谢前群。
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
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
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