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开蠪渊,复以水鉴名。
吾岂异昔人,而徒易其称。
内明可比心,外清可照形。
照形不吾欺,比心不吾倾。
会有水鉴贤,吾能与同登。
白芷(bái zhǐ)的意思:指人善良纯洁,不受外界诱惑或腐蚀。
而外(ér wài)的意思:除了某个范围或者条件之外
既以(jì yǐ)的意思:既是这样,就可以
乐于(lè yú)的意思:愿意帮助他人,乐意伸出援助之手
内明(nèi míng)的意思:指心中明白,明察事理。
人种(rén zhǒng)的意思:指人的种族、血统。
水鉴(shuǐ jiàn)的意思:水中的镜子,比喻借助外界事物来认识自己。
无营(wú yíng)的意思:没有准备,毫无防备。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虚静(xū jìng)的意思:形容环境空旷而安静,没有人声和杂音。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自居(zì jū)的意思:
◎ 自居 zìjū
[consider oneself to be;pose as;claim oneself to be] 自以为了不起,过分倚仗居傲
以先进自居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题改芷亭作水鉴亭》。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白芷”和“水鉴”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明、外表纯净的追求。
首句“昔人种白芷,既以名此亭”,借古人栽植白芷并以其命名亭子之事,引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接着,“今我开蠪渊,复以水鉴名”,诗人将自己开辟的池塘命名为“水鉴亭”,寓意通过水的清澈来映照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内心的光明与外部的纯净。
“吾岂异昔人,而徒易其称”,诗人自问是否与古人不同,只是改变了称呼而已,实际上他追求的仍然是那种内外兼修、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所乐于水乎,内明而外清”,诗人喜爱水,因为水的清澈可以映照内心,外部的清洁则象征着外表的纯净。
“内明可比心,外清可照形”,诗人认为内心的明亮如同镜子般映照着自己的心灵,外部的清洁则如同镜子一般映照着自己的形象。“照形不吾欺,比心不吾倾”,诗人坚信水不会欺骗他的形象,也不会歪曲他的内心,表达了一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信与坚持。
最后,“虚静吾自居,逍遥以无营”,诗人选择在内心保持虚空与宁静的状态中生活,自由自在地行走在世间,没有过多的忧虑与困扰。“会有水鉴贤,吾能与同登”,诗人期待有像水一样明净的人与他一同登上精神的高峰,共享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白芷”和“水鉴”的象征性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纯净与外部环境和谐统一的向往,以及在追求这种理想状态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与坚持。
霜陨中春花半无,狂游恣饮尽凶徒。
年年赏玩公卿辈,今委沟塍骨渐枯。
相望山河近,相思朝夕劳。
龙门竹箭急,华岳莲花高。
岳高嶂重叠,鸟道风烟接。
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
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
露寒洲渚白,月冷函关秋。
秋夜清风发,弹琴即鉴月。
虽非庄舄歌,吟咏常思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