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南雪地偏暖,才有北风天便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南 地 宋 /胡 仲 弓 数 点 青 来 海 上 山 ,山 根 断 处 水 漫 漫 。为 无 南 雪 地 偏 暖 ,才 有 北 风 天 便 寒 。生 理 尽 归 蛮 贾 去 ,宦 游 直 作 瘴 乡 看 。尘 迷 钜 野 家 何 在 ,纵 有 云 梯 见 亦 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尘迷(chén mí)的意思:迷失在尘世间,追求物质享受而忘记了真正的追求和价值。
点青(diǎn qīng)的意思:表示通过点缀或装饰使事物更加美丽或引人注目。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钜野(jù yě)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辽阔。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山根(sh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部分或基础。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生理(shēng lǐ)的意思:指人体的生命机能和生物学特性。
数点(shǔ diǎn)的意思:计算、数数
有北(yǒu běi)的意思:指有希望、有前途、有出路。
云梯(yún tī)的意思:云梯是指用于攀登高山或者陡峭悬崖的梯子。在引申意义上,云梯也指的是解决困难或者突破障碍的方法或手段。
瘴乡(zhàng xiāng)的意思:指疟疾流行的地方,也用来形容祸患极多的地方。
作瘴(zuò zhàng)的意思:指某些地方或环境中存在着瘴气,引申为染上或受到不良影响。
- 翻译
- 几座青山映海面,山脚断裂处水流宽广。
南方少雪气候暖,北风吹过天气就转寒。
生计全靠异乡商人谋生,漂泊生涯只当身处瘴疠之地。
家乡巨野被尘埃遮蔽,纵有高飞之梯也难以相见。
- 注释
- 青:青翠的。
海:大海。
山:山峰。
漫漫:水流广阔的样子。
南:南方。
地偏暖:气候较温暖。
北风:寒冷的北风。
天便寒:天气立刻变冷。
生理:生活生计。
蛮贾:异乡商人。
宦游:在外做官或漂泊。
瘴乡:疾病多发的地方。
尘迷:尘土弥漫。
钜野:指巨野县(古代地名)。
家何在:家乡在哪里。
云梯:比喻高飞或登高望远的工具。
见亦难:很难见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特有的地理风貌和气候特点,以及诗人身处异乡的漂泊感受。首句“数点青来海上山”,以寥寥几笔勾勒出海中孤山的景象,给人以苍茫之感。次句“山根断处水漫漫”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脚下的水势浩渺,暗示了南方湿润的环境。
第三句“为无南雪地偏暖”,通过对比北方的雪与南方的温暖,表达了对故乡冬季的怀念,也反映了南方气候的温和。第四句“才有北风天便寒”则揭示了南方少有严寒,一旦北风吹过,气温骤降的特征。
第五、六句“生理尽归蛮贾去,宦游直作瘴乡看”,诗人自嘲为南来的商人,寓言自己仕途奔波,如同在瘴疠之地,流露出对仕途艰辛和远离家乡的无奈。
最后一句“尘迷钜野家何在,纵有云梯见亦难”,诗人感叹家乡巨野已被尘埃遮蔽,即使有登天的云梯,也无法轻易回望,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南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后述事
春深草木苏,万物思雨泽。
勾萌欲发生,原野资膏液。
连旬无雨云,生意咸欲息!
年来况歉荒,粒米等圭璧。
一金八、九升,携囊难告籴。
雨膏复不行,嗷嗷安求食!
去年徵敛苛,不念民饥色。
今春迫徵期,无地为逋客。
不知上天心,何以处苍赤?
此邦硕鼠多,民物皆不惜!
天苟为旱灾,彼且啖人腊。
时事无一堪,言之填胸膈!
昨夜闻迅雷,不觉喜跳踢。
天有爱物怀,一雨救穷阨。
大者如倾盆,细者亦滴滴。
可怜未多时,不及起枯塉!
水源乏雨滋,末流不洋溢。
慰情却胜无,此际可多得?
我作喜雨诗,农夫有忧戚。
救死尚未能,税敛来相迫。
安得兼雨金,万民皆悦怿!
《雨后述事》【清·洪繻】春深草木苏,万物思雨泽。勾萌欲发生,原野资膏液。连旬无雨云,生意咸欲息!年来况歉荒,粒米等圭璧。一金八、九升,携囊难告籴。雨膏复不行,嗷嗷安求食!去年徵敛苛,不念民饥色。今春迫徵期,无地为逋客。不知上天心,何以处苍赤?此邦硕鼠多,民物皆不惜!天苟为旱灾,彼且啖人腊。时事无一堪,言之填胸膈!昨夜闻迅雷,不觉喜跳踢。天有爱物怀,一雨救穷阨。大者如倾盆,细者亦滴滴。可怜未多时,不及起枯塉!水源乏雨滋,末流不洋溢。慰情却胜无,此际可多得?我作喜雨诗,农夫有忧戚。救死尚未能,税敛来相迫。安得兼雨金,万民皆悦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5267c6c18a890f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