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趐雕鹰仍养翮,清秋霜汉待高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惠文(huì wén)的意思:指言辞文雅、富有教益的文章或言辞。
谏书(jiàn shū)的意思:指奏章、奏折等上书皇帝或上级官员,劝谏或告状。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投荒(tóu huāng)的意思:指离开家园,到荒地上居住或从事艰苦的劳动。
瑶珂(yáo kē)的意思:指珍贵而美丽的宝石。
一封(yī fēng)的意思:指一封信或一封书信,也可表示一封信的意思。
玉鞍(yù ān)的意思:指高贵的马鞍,比喻高位、尊贵的职位或地位。
簪笔(zān bǐ)的意思:指插在头发上的笔。
惠文冠(huì wé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文采、才华或学问在同辈中独占鳌头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赠章三洲》。诗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章三洲的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比喻,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坚韧的精神。
首联“高才早戴惠文冠,骢马瑶珂白玉鞍”,以“惠文冠”、“骢马”、“瑶珂”、“白玉鞍”等华美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章三洲的非凡才华和尊贵身份。其中,“惠文冠”象征着智慧与荣誉,“骢马”、“瑶珂”、“白玉鞍”则代表了权力与地位,整体营造出一种威严而优雅的氛围。
颔联“袖里谏书人不见,朝端簪笔众争看”,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章三洲在袖中藏有谏言,不轻易示人的谦逊与深沉;另一方面,通过“朝端簪笔众争看”的场景,展现出他谏言的影响力和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这一联巧妙地揭示了章三洲作为谏官的职责与社会地位。
颈联“一封承谴君门远,万里投荒岭路难”,通过“一封承谴”和“万里投荒”两个场景,描绘了章三洲因谏言而遭受贬谪的艰难处境。这里不仅体现了他为国为民敢于直言的勇气,也反映了其命运的坎坷与不幸。
尾联“折趐雕鹰仍养翮,清秋霜汉待高抟”,以“折趐雕鹰”比喻章三洲遭遇挫折后的状态,但“仍养翮”表明他并未放弃,而是积蓄力量,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展翅高飞。最后,“清秋霜汉待高抟”表达了对章三洲未来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抱负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章三洲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人格魅力、道德风范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深切同情与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从此到眉寿,百岁曰期颐。
勋名德望俱懋,铭勒遍钟簴。
寄语云台诸将,莫笑不侯李广,未必数终奇。
郁郁此松柏,认取岁寒姿。古世臣,譬乔木,共兴衰。
国家理大物博,磐石万年基。
恭值成康盛世,应有韦平贤嗣,共乐中兴时。
以此祝公寿,当可釂金卮。
瑶华慢.十月十日与内子坐小舟泛西湖看月
风清月白,如此良宵,算人生能几。
扁舟一叶,云水外、摇过湖心亭子。
橹声轧轧,把鸥鹭、联翩惊起。
隔暮烟、回望红窗,认得读书灯是。
天边何处琼楼,叹一落红尘,光景弹指。
今宵明月,应笑我、换了鬓青眉翠。
嫦娥休妒,让我辈、人间游戏。
倚绮窗、共玩冰轮,约略前生犹记。
多丽
恨无端,青齐留滞频年。
把皴毫、东涂西抹,妆台不画春山。
步微波、何来罗袜,凝香雾、那见云鬟。
朱染嫌丹,粉敷太白,描摹费尽衍波笺。
向台畔、悄无人处,一幅自偷看。
谁堪比,飞琼天上,弄玉人间。
感君王、垂情下问,离怀未语先酸。
掷华年、斗鸡走狗,怨遥夜别鹤离鸾。
云想衣裳,花如人面,箫郎下笔倍增妍。
从今后、春风图画,稷下定传观。
还愁被、滑○齐赘,看煞婵娟。
泛清波摘遍.咏沼内红鱼
吴娘水阁,几曲金塘,时听红鱼跳波响。
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蒋。妆台上。
伤春天气,中酒心情,斜溜明矑还细相。
照水钗倾,投饵鬟偏,几遍惆怅。朝霞漾。
寄到啼椷染血,带得落花铺绛。
爱尔绝代红妆,水云高旷。浑无恙。
娇鸟笼底去来,美人影中生长。
莫管画溪笠泽,黏天风浪。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