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梧(bì wú)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蚕缫(cán sāo)的意思:指勤劳地工作,不辞辛劳。
春蚕(chūn cán)的意思:比喻人在适当的时机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丹桂(dān guì)的意思:丹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成语,意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它象征着高雅、美丽和荣耀。
风行(fē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风气或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盛行。
汉文(hàn wén)的意思:指汉字书写的文字。
回周(huí zhōu)的意思:回周指回转,周而复始。比喻事物循环往复、重复出现。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累日(lěi rì)的意思:连续多日、连续几天。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六馆(liù guǎn)的意思:指古代官府中的六个主要部门。
陶镕(táo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心情如同陶瓷经过烧制后变得圆润光滑。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术(wú shù)的意思:指没有才能、没有本领。
校阅(jiào yuè)的意思:校阅是指校正、审阅文字,纠正错误。
洋洋(y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自豪、得意的样子。
野马(yě mǎ)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载歌(zài gē)的意思:载歌指载着歌声,形容欢乐、喜庆的场景。
周礼(zhōu lǐ)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一套礼仪制度,也用来形容规矩、礼貌。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学者罗钦顺在六馆讲学的情景。开篇“夙正衣冠坐讲堂”,展现了一位严谨治学的师者形象,穿着整齐步入讲堂,准备开始授课。接着“载歌棫朴兴洋洋”,以歌声与棫朴(古代乐器)的演奏,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师生情感融洽,精神饱满。
“碧梧日上群英合”一句,以碧绿的梧桐树和升起的阳光象征着学子们汇聚一堂,共同学习成长的景象。“丹桂风行六馆凉”则通过丹桂飘香、微风吹拂,营造出六馆内清幽凉爽的学习环境,暗示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与氛围。
“野马荡回周礼乐”运用比喻手法,将学生们的求知热情比作野马奔腾,生动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春蚕缫就汉文章”则以春蚕吐丝比喻学子们勤奋学习,最终能够创作出如汉代文章般精妙的作品。
最后,“陶镕自愧浑无术,校阅宁辞累日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教学方法的谦逊态度以及对教育工作的热忱投入。他自感在陶冶学生心灵、传授知识方面尚有不足,但为了学生的学业进步,愿意不辞辛劳地进行校阅与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罗钦顺应时应景的教学风采,也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和对学生未来的殷切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甘泉山作
甘泉之山何处山,山岳中脉来蜿蜒。
淮海维扬作方镇,左右江湖中气尽。
孕奇产秀多哲人,三品瑶琨不足珍。
势如黄河天上落,千枝万枝极磅礴。
又如君子温而厉,阴阳合德德乃备。
我来仰止冲和色,远之可望近可即。
咫尺之水藏蛟龙,地脉况与江湖通。
一朝乘云作霖雨,膏泽应须盈下土。
翰院观莲歌和夏桂洲宗伯次韵席虚山翰长
濂溪爱莲非爱莲,天机漏泄圣学传。
耶溪新妆红十里,纷纷开落同葭苇。
銮坡东畔玉堂东,池莲倒映天光中。
一般外直还中通,君子之赏清兴同。
顿令退藏心已洗,何必区区色香相旖旎。
下有灵根如磨泥,不染淤泥出清泚。
空闻无物不惹尘,此花即物如入神。
入神当是花之圣,真识还他舂陵人。
绕栏赏者四方彦,瀛洲学士开清宴。
移时歌鼓相喧阗,回首生姿一顾盼。
酒徒历历皆诗豪,笔端浩浩生波涛。
挥洒绳床客如堵,杀尽山中万兔毫。
酒阑客散文章伯,此花自媚宁潇索。
重来嘉会在何时,花馀岁晚仍餐实。
《翰院观莲歌和夏桂洲宗伯次韵席虚山翰长》【明·湛若水】濂溪爱莲非爱莲,天机漏泄圣学传。耶溪新妆红十里,纷纷开落同葭苇。銮坡东畔玉堂东,池莲倒映天光中。一般外直还中通,君子之赏清兴同。顿令退藏心已洗,何必区区色香相旖旎。下有灵根如磨泥,不染淤泥出清泚。空闻无物不惹尘,此花即物如入神。入神当是花之圣,真识还他舂陵人。绕栏赏者四方彦,瀛洲学士开清宴。移时歌鼓相喧阗,回首生姿一顾盼。酒徒历历皆诗豪,笔端浩浩生波涛。挥洒绳床客如堵,杀尽山中万兔毫。酒阑客散文章伯,此花自媚宁潇索。重来嘉会在何时,花馀岁晚仍餐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167c6ceedbf04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