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传灯(chuán dēng)的意思:传授知识或技能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法从(fǎ cóng)的意思:执法者依法行事,服从法律的约束。
海涯(hǎi yá)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边际,也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的环境。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千劫(qiān jié)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劫难,形容经历了多次磨难或困境。
上星(shàng xīng)的意思:指升迁、晋升、提拔。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星槎(xīng chá)的意思:指星星点点的船只,比喻人才济济或事物繁多。
演法(yǎn fǎ)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则进行表演或表达。也可指用巧妙的言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夷音(yí yīn)的意思:指外地方言或外族的语音、口音。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拟送僧归日本》组诗的第四首,通过描绘一位僧人即将远赴日本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僧人旅程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别去上星槎”,以“星槎”比喻僧人乘坐的船只,形象地表达了僧人即将离开的场景,同时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沧溟道路赊”进一步强调了僧人旅程的漫长与艰辛,大海无边,道路遥遥,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夷音宜咒呗,左衽自袈裟”,则描绘了僧人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态。夷音,指的是外国的语言,暗示僧人将面对语言不通的困难;咒呗,佛教中的唱诵仪式,表明僧人会以宗教仪式来适应新环境;左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服装样式,这里象征着僧人将融入日本的文化习俗。这两句体现了僧人对异域文化的尊重与适应。
“演法从天竺,传灯到海涯”两句,赞美了僧人的使命与精神。天竺,古代印度的称呼,这里泛指佛教的发源地,意味着僧人将传播佛法至遥远的地方;传灯,则是佛教中传递智慧之光的象征,表明僧人不仅传播佛法,更是在心灵上照亮他人。这两句赞扬了僧人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伟大精神。
最后,“不知千劫里,何劫到中华”表达了对僧人旅程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千劫,佛教中形容时间极其久远,这里用来形容僧人旅程的漫长;何劫,意为在哪个劫数内能够回到中华,表达了对僧人安全归来的深深期待与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旅程的描绘,既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赞美,也蕴含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循分
閒与苍穹酹一杯,誓将坦荡答疏恢。
谁非身住蓬莱岛,汝自心生滟滪堆。
事久终难逃定论,运亨岂必藉高才。
堕肤裂指河冰合,自有春风到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