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偶题》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又略带哲思的画面。
首句“一缕沈烟袅碧虚”,以“沈烟”(即香烟)的轻盈袅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这里的“碧虚”二字,既指天空的碧蓝,也暗含着内心的清明与宁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次句“五千言是读残书”,巧妙地引用了《论语》中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以“五千言”象征《论语》,表达了诗人对经典著作深入研读后的感悟与思考。同时,“读残书”三字则暗示了阅读的持久与深入,以及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的精神。
后两句“亦知终日无凡事,祗恐凡情未破除”,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亦知终日无凡事”表明诗人对于日常琐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即使在忙碌的一天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后一句“祗恐凡情未破除”则流露出对世俗情感的警惕与反省,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凡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和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我、对理想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对话,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真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徐仲光先生至或见之日者肆过访不值
我思李邺侯,衡峰寄高躅。
复羡贺季真,归老鉴湖曲。
仙骨被霞裳,迈年粲紫玉。
二公处中朝,不为名利束。
卓荦徐先生,天衢骋骥足。
茂龄脱尘网,傀儡视世局。
宁谓宦情淡,良由忠怀笃。
姑山何神秀,高隐终南续。
夜起星参横,少微正炯烛。
我欲从之游,邈然绝攀躅。
初冬过荆溪访潘元白便移舟西氿从南山一带看枫叶同游为天台石枚吉月陵友云元白髯浮屠
我从兰陵来,呼友荆溪市。
荆溪主人爱看山,牵船脱帽西风里。
千林十月不见霜,平堤碧草浮鱼梁。
芦花冥冥水浅浅,杨叶索索烟苍苍。
潘子挥长笺,篷底坐焚香。
四座分酡酥,倾杯无酒浆。
江东步兵自行炙,邺下才子调银簧。
舍棹入翠微,扶石憩山馆。
石林崩滩路不同,高松无人鸟相唤。
前坂穿稻畦,樵径忽下断。
古藤摇寒柯,红桕落将半。
榆风柽露变殷紫,杉阴桧枝翠交乱。
几时饭黄精,直上铜山颠。
一为鸾凤音,万壑皆泠然。
日夕下兰坡,高歌齐扣舷。
手拂冠缨弄鱼鸟,葭汀空影相澄鲜。
渔网冲烟沙岸直,水光尽作明霞色。
回看松路起昏鸦,云暗山门众山黑。
《初冬过荆溪访潘元白便移舟西氿从南山一带看枫叶同游为天台石枚吉月陵友云元白髯浮屠》【明·恽格】我从兰陵来,呼友荆溪市。荆溪主人爱看山,牵船脱帽西风里。千林十月不见霜,平堤碧草浮鱼梁。芦花冥冥水浅浅,杨叶索索烟苍苍。潘子挥长笺,篷底坐焚香。四座分酡酥,倾杯无酒浆。江东步兵自行炙,邺下才子调银簧。舍棹入翠微,扶石憩山馆。石林崩滩路不同,高松无人鸟相唤。前坂穿稻畦,樵径忽下断。古藤摇寒柯,红桕落将半。榆风柽露变殷紫,杉阴桧枝翠交乱。几时饭黄精,直上铜山颠。一为鸾凤音,万壑皆泠然。日夕下兰坡,高歌齐扣舷。手拂冠缨弄鱼鸟,葭汀空影相澄鲜。渔网冲烟沙岸直,水光尽作明霞色。回看松路起昏鸦,云暗山门众山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267c6fc260c8c8588.html
荒园
荒园草木深,时复值长夏。
绿影遍方塘,清阴蔽茅舍。
白日向西颓,返照穿桑柘。
庭花处处开,高低自相亚。
翠叶与丹荣,明霞互映射。
中有学佛人,身心久休暇。
手把寒山诗,欢颜坐及夜。
既夜若为眠,狂歌莫能罢。
奇哉宝月轮,光明上柳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