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县 尹 先 伯 祖 家 观 遗 书 宋 /吴 龙 翰 嗟 哉 吾 伯 祖 ,文 响 玉 珊 珊 。高 折 蟾 宫 桂 ,卑 栖 花 县 官 。琴 声 流 水 尽 ,书 卷 白 云 寒 。尚 想 伊 吾 夜 ,高 楼 几 倚 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卑栖(bēi qī)的意思:指低微的地位或卑贱的身份。
伯祖(bó zǔ)的意思:指兄长的儿子,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蟾宫(chán gōng)的意思:指月亮。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珊珊(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娇媚。
书卷(sh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响玉(xiǎng y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的人,比喻有才德的人或忠诚可靠的朋友。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伊吾(yī wú)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相互依存,互相关联,缺一不可。
- 翻译
- 感叹我的曾祖父,文章声名如美玉般清脆。
他在仕途上高升,摘得月宫的桂花,但后来却降职为县里的小官。
他的琴声如流水消逝,书卷在清寒的白云中更显寂寥。
我常常想起他夜晚独坐高楼,倚栏凝思的场景。
- 注释
- 嗟哉:感叹。
吾伯祖:我的曾祖父。
文响:文章声名。
玉珊珊:如美玉般清脆的声音。
高折:仕途高升。
蟾宫桂:月宫的桂花,象征高官。
卑栖:降职,地位降低。
花县官:县里的小官。
琴声流水:琴声如流水般流淌。
书卷白云寒:书卷在清冷的白云中。
伊吾夜:指过去的夜晚。
高楼几倚阑:夜晚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敬仰的情感,通过对古人文采和高洁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先祖遗风的追思和崇敬。其中“嗟哉吾伯祖,文响玉珊珊”一句,以“嗟哉”表示叹息之情,通过对伯祖文采如玉石般坚实美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先辈的崇敬之心。接下来的“高折蟾宫桂,卑栖花县官”则是形容古人不仅品德高洁,而且能够自我约束,不为荣华所动摇。
“琴声流水尽,书卷白云寒”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一个文化修养极高的境界。琴声如溪流般自然流淌,书卷中的学问高深,如同白云一般清冽。这种意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先祖文化素养的赞赏,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最后,“尚想伊吾夜,高楼几倚阑”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先辈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高楼倚栏,仿佛能够触及那些遥远的记忆和精神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先祖遗风的追忆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敬仰,以及个人对于高洁品格和深厚学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七伏日会江渎池
长空赤日真可畏,三庚遇火气伏藏。
温风淟涊郁不开,流背汗浃思清凉。
江渎祠前有流水,欢注蓄泄为池塘。
沈沈隆厦压平岸,好树荫亚芙蕖香。
登舟命酒宾朋集,逃暑大饮宜满觞。
丝竹聒耳非自乐,肆望观者如堵墙。
吾侪未能免俗累,近日颇困炎景长。
今晨纵游不觉暮,形为外役暑亦忘。
岂如高斋涤百虑,危坐自造逍遥乡。
惜黄花慢
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
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
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晚风底。
落日乱鸿,飞起无际。
情多对景凄凉,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
兴满东山,共携素手持杯,劝泛玉浆云蕊。
此时霜鬓欲归心,谩老尽、悲秋情味。向醉里。
免得又成憔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