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放客(fàng kè)的意思:指接纳或留住客人,也可以指接纳或留住人才。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里中(lǐ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对立的事物之间找到一个中立、公正的立场或观点。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遥思(yáo sī)的意思:远远地思念、怀念。
意满(yì mǎn)的意思:心满意足,满意而欣慰。
榆柳(yú liǔ)的意思:指榆树和柳树,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
羽翰(yǔ hàn)的意思:指文学才能或文人身份。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坐在室内,面对万里清辉,内心虽满是满足,但难以驱散的客居之愁。诗中以“万里中秋月”开篇,直接点出主题,营造出一种广袤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披衣强自看”,既表现了诗人对这难得美景的珍惜,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孤独。
“即教人意满,难放客愁宽。”这两句转折巧妙,一方面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满足,另一方面又深刻揭示了诗人难以摆脱的客居之愁,形成了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情感交织。
“朔气侵榆柳,清辉动羽翰。”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朔气与清辉,榆柳与羽翰,一冷一暖,一静一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朔气侵袭着榆柳,清辉则让鸟羽显得更加生动,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深化了诗人的思绪。
最后,“遥思故园夕,亦此怅阑干。”诗人将思绪从眼前的景象拉回到遥远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在中秋佳节,这份思念尤为强烈,使得诗人的心境更加复杂,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中秋之夜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生活境遇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