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恩(bài ēn)的意思:表示对恩情的感激和敬意。
百拜(bǎi bài)的意思:形容非常敬重、崇拜。
君师(jūn sh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对待臣下或下级的慈爱、关怀和教导。
琅琅(láng l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千钧(qiā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或力量极大。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太阳(tài yáng)的意思:比喻人的事业或地位逐渐上升。
文史(wén shǐ)的意思:指文化和历史领域的知识和学问。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滟滟(yàn yàn)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水面波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的连续不断。
- 翻译
- 站在高处想看清早晨的云彩已泛黄,东方边缘红光照亮了太阳。
忽然觉得池塘边的芹菜生机盎然,接着又听见屋檐下竹子在白天发出清脆声响。
对老师的深深敬意难以回报,研读文史的三年志愿还未实现。
我的信念如同千钧重物系于一线,希望每日都能像丝线一样慢慢增长。
- 注释
- 晓云:早晨的云彩。
红光:东方的红日光芒。
池芹:池塘边的芹菜。
檐竹:屋檐下的竹子。
君师:尊敬的老师。
文史三冬:研读文史的三年。
吾道:我的道路或信念。
千钧:极重的重量,比喻重大责任。
绣线:比喻微小但持续不断的努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至后(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学问的深沉感慨。
开篇“凭高欲验晓云黄,东际红光见太阳。”两句,以登高望远的动作,捕捉早晨云彩与旭日的壮丽景象。这里借助自然之美,烘托出诗人心中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向往。
接着“便觉池芹春滟滟,俄惊檐竹昼琅琅。”两句,则转入细腻的描写,从水边到树间,不仅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也传达了一种生活的情趣和诗人的情感变化。
下片“君师百拜恩难报,文史三冬志未偿。”表明诗人对于朋友和老师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君师百拜恩难报"意味着无论怎样致敬,都无法完全回报他们的恩情;"文史三冬志未偿"则强调了学习的艰辛和不懈怠的决心,即使经过多个寒冷的季节,诗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学术理想。
结尾“吾道千钧悬一缕,愿同绣线日添长。”两句,以"吾道"指代诗人的修养和追求,用"千钧"形容其深厚和不易改变,以"悬一缕"则表达了这种修养在生活中的细微体现。最后,愿意像绣线一样,每天都能增长、积累,显然是对个人品格和学问的不断追求与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朋友、学问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切情感,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