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元献公挽辞三首·其二》
《宋元献公挽辞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韩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俭是终身事,书无释手时。

搯膺谁戒妾,易箦自呼儿。

冠剑平生象,箫笳一品仪。

邦人知所法,宸篆表忠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身事(shēn shì)的意思:指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身体状况。

释手(shì shǒu)的意思:放开手中的东西,不再握住。

箫笳(xiāo jiā)的意思:箫和笳是两种乐器,箫代表高雅的音乐,笳代表悲伤的音乐。箫笳合奏意味着高亢悲切的音乐声。

易箦(yì zé)的意思:易箦意为容易受到干扰,易于破坏。

一品(yī pǐn)的意思:一等品质,最高级别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忠规(zhōng guī)的意思:形容人忠诚守信,不违背原则。

自呼(zì hū)的意思:自称;自己称呼自己

鉴赏

这首挽辞以“俭”字贯穿始终,展现了宋元献公一生的节俭与勤勉。首句“俭是终身事”,点明了公公一生秉持的美德——节俭,并将其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接下来“书无释手时”,则描绘了公公勤奋好学的形象,无论何时何地,都手不释卷,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执着。

“搯膺谁戒妾,易箦自呼儿”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公公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平静与从容。搯膺,即拍打胸膛,常用于表达悲痛或愤怒;易箦,指病重将死之时更换卧具。这两句暗示公公在生命的尽头,内心平静,没有遗憾,甚至亲自向家人交代后事,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对家人的深爱。

“冠剑平生象,箫笳一品仪”则通过象征性的描述,赞美公公生前的仪表堂堂,以及去世后的庄重仪式。冠剑,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身份与地位;箫笳,古代乐器,用于丧礼,此处形容公公去世后的仪式规格之高,彰显其身份与威望。

最后,“邦人知所法,宸篆表忠规”两句,表达了公公的品德和行为对国家和人民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忠诚与节俭成为了后世效仿的典范。宸篆,皇帝的手迹,这里用来形容公公的忠诚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认可和表彰。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不仅是对宋元献公一生的赞颂,也是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贡献的永恒纪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公公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道德楷模的光辉形象。

作者介绍
韩维

韩维
朝代: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猜你喜欢

自遣

永拟东归把钓丝,将行忽起半心疑。

青云道是不平地,还有平人上得时。

(0)

宿杭州虚白堂

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0)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圣代全高尚,玄风阐道微。

筵开百僚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

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0)

郑补阙山居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0)

西蜀与崔先生话东洛旧游

王屋峭难名,三刀梦四更。

日升当地缺,星尽未天明。

度雪云林湿,穿松角韵清。

崔家开锦浪,忆着水窗声。

(0)

山中寄崔谏议

半生猿鸟共山居,吟月吟风两鬓疏。

新句未尝忘教化,上才争忍不吹嘘。

全家欲去干戈后,大国中兴礼乐初。

从此升腾休说命,秪希公道数封书。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