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童子汪大通》
《赠童子汪大通》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古风

童子挟笔艺,肃恭来见予。

九岁如成人,应对疾徐

虽然未知学,闻教意沛如。

道德以为本,文艺安足居。

圣虽由学作,所贵童子资。

念哉程氏训,勿负天所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

负天(fù tiān)的意思:形容才能出众、能力超群。

疾徐(jí xú)的意思:形容行进速度快慢交替。

肃恭(sù gōng)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恭敬恭谨。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闻教(wén ji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或传闻得到的教诲和教导。

文艺(wén yì)的意思:

[释义]
(名)文学和艺术的总称,有时特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构成]
并列式:文+艺
[例句]
不少人想加入文艺团体。(作定语)
[同音]
文义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应对(yìng duì)的意思:应对指的是面对困难、挑战或问题时,采取合适的行动和策略来应付或解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方献夫所作的《赠童子汪大通》。诗中描绘了一位九岁的童子汪大通,手持笔墨,恭敬地前来拜见作者。童子虽年幼,却展现出与成人相仿的成熟与稳重,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导的尊重。

方献夫在诗中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立人之本,而文艺学习则应居其次。他引用了程颐的教育理念,告诫人们不应辜负上天赋予的天赋与才能,要珍惜并努力提升自我。

整首诗通过描述童子的形象和方献夫的教育观点,传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关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童子个人成长的关注,更蕴含着对整个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思。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望永阜陵

龙飞回首尚如新,忽阅人间四十春。

圣主已严天上驾,孤臣归作道傍民。

倾河尚恨难供泪,卫社何由得致身。

独立秋风吹白发,感恩肝胆漫轮囷。

(0)

晨起

天公择地养衰残,著向桑村麦野间。

晓色入帘初滉漾,幽禽窥户已间关。

酒徒散去稀中圣,诗思衰来愧小山。

一炷沉烟北窗底,曲肱卧看不胜闲。

(0)

晚步舍东

遇兴穿丛竹,寻香折野梅。

暮天寒欲雪,幽径绿生苔。

栖雀争枝噪,归牛并堑来。

高城角声动,不尽古今哀。

(0)

病中作

苦雨侵衰骨,馀寒著弊裘。

病多辞社饮,贫甚辍春游。

日日亲蔬圃,时时弄钓舟。

回头语造物,与子两无求。

(0)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二首·其二

大将上兵符,军容备扫除。

恭惟陛下圣,方采直臣书。

忽报分司去,还寻入幕初。

宗藩虽旧识,莫遣得亲疏。

(0)

秋晚书感

丘冢相望故旧空,放翁犹复寄沤中。

少眠危坐待窗白,得酒细倾生颊红。

虽愧蛟龙起云雨,尚胜鱼鸟困池笼。

秋来莫道无游兴,野渡村桥处处通。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