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谒皇陵次许公济韵》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七月十四日谒皇陵次许公济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四次拜谒皇陵的情景,表达了对先皇的怀念之情。
首句“我谒皇陵四度来”,点明了诗人多次前往皇陵祭拜的事实,体现了对先皇的深厚敬仰之情。接着,“昌平驻马重徘徊”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到达昌平后驻足不前、反复徘徊的情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皇陵的深切缅怀。
“车书万里通夷夏”一句,运用了“车书”这一典故,意指车轮与文字,象征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里借以表达先皇在位时,国家文化与文明的广泛传播,以及四方夷夏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先皇治国理政能力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国家繁荣昌盛景象的追忆。
最后一句“犹忆先皇剪草莱”中的“剪草莱”原意是指清除杂草,引申为治理国家、清除祸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先皇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功绩的深深怀念。通过“犹忆”二字,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先皇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江月 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满江红 暮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