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着(bù z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进展。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道行(dào héng)的意思:指修行道德的水平和程度,也可指某人的学识、经验和技能。
公心(gōng xīn)的意思:公心指的是公正的心态和为人民谋福祉的态度。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国师(guó shī)的意思:国家的师傅,指导国家的重要人物
过忧(guò yōu)的意思:消除忧虑,度过困难时期
后知(hòu zhī)的意思:事后才知道,事后才觉察到。指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冥契(míng qì)的意思:指默契或默契无需言传。形容双方心灵相通,无需言语即可理解对方的意思。
鸣铎(míng duó)的意思:鸣铎是指古代寺庙中的钟声,比喻发出警示或警醒人们的声音。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生人(shēng rén)的意思:指不熟悉的人,陌生人。
师尊(shī zūn)的意思:指师傅或长辈的尊称,表示对师傅或长辈的敬重和崇拜。
世子(shì zǐ)的意思:世子指的是皇帝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贵族的子弟。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行世(xí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活动、交际,与人往来,广泛结交朋友的意思。
真诠(zhēn quán)的意思:真实地阐释或解释事物的真实本质或真相。
治世(zhì shì)的意思:统治社会,治理世界。
-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唐顺之作,题为《尹洞山祭酒枉顾草堂有作见赠次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学者尹洞山来访,诗人以诗相迎的情景。
首句“独持鸣铎启群昏”形象地描述了尹洞山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以其智慧和学识照亮了周围人的迷茫。接着,“南北诸儒尽在门”则表明尹洞山广纳贤才,不论来自何方,都愿意接纳并共同探讨学问。
“身系苍生人望久,道行世子国师尊”两句进一步赞扬尹洞山不仅关心个人学术成就,更致力于为民众谋福利,深受人们的尊敬与期待。他如同国师一般,引领着国家的文化与道德方向。
“过忧治世常如病,冥契真诠不着言”则表达了尹洞山在治理社会时的忧虑与努力,以及他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执着与深思,这些思考往往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最后,“别后知公心事在,每□□斗坐孤村”暗示了诗人对尹洞山的思念与敬仰之情,即使在分别之后,也常常想起尹洞山的教诲与智慧,仿佛在孤独的村庄中也能感受到他的存在与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尹洞山作为学者与教育者的崇高形象,以及他对社会与人民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敬意与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元本当初,无一物、万缘蒙漠。
叹同流学道,谁肯死前除削。
两掌三拳空热闹,扬眉瞬目千般作。
看眼光、落地见贤家,抬手脚。绝妄念,忘人我。
名利断,是非躲。伴烟霞深处,坦然行乐。
境灭心忘无生豁,断云来往寥天廓。
显一轮孤月射寒潭,实无错。
登科后解嘲
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佳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秋日泛西湖
湖光山色共争秋,一点尘埃无觅处。
沉沉水底见青天,画舸直疑天上去。
沁园春·其一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