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虫蛇(chóng shé)的意思:指危险的人或事物。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枯草(kū cǎo)的意思:指已经枯死的草,比喻失去生机、无望或无用的人或事物。
气候(qì hòu)的意思:指天气适宜,风和日丽,雨水适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穷冬(qi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严寒的冬季。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闻雷(wén léi)的意思:指到了危险的边缘或紧要关头,才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蛰虫(zhé chóng)的意思:指被困在某种环境中,无法自由行动的人或事物。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气候变迁的观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更新的感悟。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两句写出了冬日严寒渐渐减退,天气开始回暖的景象。“瘴地”指的是边远的地方,“风霜”形容严寒的气候,而“温天气候催”则暗示春意初露。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异常现象的观察。通常冬季应当下雪,但此时却未见雪花,反而在农历正月即听到了雷声,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描写了随着气候转暖,昆虫和爬行动物开始苏醒,枯萎的草木也似乎重新获得了生机。这里“震蛰”指的是春雷将蛰伏于地下之生物唤醒。
“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尽管万物复苏,但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尚未充分展现出生机,故有“似寒灰”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更新和时光流转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翠云峰初度
兵过关路绝,穷栖僧刹古。
老树焚再生,岩花落更吐。
寂寥初度辰,廉纤经旬雨。
霏殿暗龛灯,侵廊哑信鼓。
稽首礼空王,我生是谁主?
今晨三十七,所历遍诸苦。
身名虽未亏,死丧竟何补!
幸际天日开,春王朔再睹。
从此得归欤,黄帽归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