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寺庙中的静谧生活情景。诗人首先以"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设定了意境,将自己置身于一座靠山而建的古寺之中,通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青翠欲滴的竹林。这两句既描绘了寺庙的幽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洁净。
接着"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空旷的走廊上仿佛有人在勾勒着历史的轮廓,而古老的殿宇里,一只仙鹤似乎正在探视那微弱的灯光。这两句不仅强化了寺庙的古老与神秘,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感。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狂风在深邃的松林中呼啸,雪花纷飞,而室内的炉火因寒冷只能烧得一个小鼎,水都快要结冰了。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严寒,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生活中的简朴与孤独。
最后"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表达了诗人的某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谢内史"可能是指一位能够理解自己心志的人,而"知此道心澄"则说明诗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有着清晰的认知,心灵之所以澄明,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自足与平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位寻求心灵宁静与超脱世俗纷扰的诗人的生活态度。
叫月声酸,临波影瘦,双双暗渡河汾。
声裂惊弦,无端比翼轻分。
霜闺盼断天涯信,怕秋江、烟橹空闻。惜离群。
梦冷圆沙,合殉斜嚑。
十三数到哀筝柱,只同埋玉骨,犹纪贞珉。
剩山残水,依然青冢黄昏。
相思怨魄归何处,尽伤心、付与词人。认啼痕。
碧化蘼芜,都长情根。
万种闲愁,堆叠起、问谁能扫。
看此日、幻朱成碧,世情颠倒。
药味便佳痴莫去,花香有韵饥难疗。
望玉楼、十二瑞烟飞,云梯杳。莺语倦,蝉声闹。
添别思,怜同调。听子规啼断,几多悲悼。
念旧不归华表壑,避喧枉忆南山豹。
倚危楼、湘水一帆风,空凭眺。
几生修到,算梅花有福,得侬弄玉。
只是清寒贫骨相,哪值珍珠百斛。
挂月枝斜,扶烟影瘦,相伴人双读。
道春去也,一分留贮金屋。
侥幸雪立程门,经传马帐,画理时评拍。
墨沈淋漓香满壁,颇忆快晴小筑。
千点含愁,数行留别,好当阳关曲。
前身漫拟,恐它姑射嫌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