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
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
草鞋(cǎo xié)的意思:指简陋、粗糙的鞋子,也用来比喻贫穷的生活状况。
炊玉(chuī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像炊煮美玉一样珍贵。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底须(dǐ xū)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底层的内情。
浮图(fú tú)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
古铜(gǔ t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古朴、典雅。
挂龙(guà lóng)的意思:指得到虚名而缺乏实际能力或实绩。
坏灭(huài miè)的意思:形容被毁坏或消灭得非常彻底。
斤斧(jīn fǔ)的意思:指斧头和斧子,比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创造事业。
经卷(jīng juàn)的意思:指经书和书卷,比喻丰富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龙床(lóng chuáng)的意思:指帝王的寝床,也比喻权势高大的人物的床榻。
辘轳(lù lu)的意思:比喻事物重复循环,不断重复而无法解脱。
缅想(miǎn xiǎng)的意思:回忆、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
庞眉(páng méi)的意思:形容人的眉毛浓密而长大。
蚍蜉(pí fú)的意思:比喻力量微小、渺小。
迁臣(qiān chén)的意思:指官员被调任到不同的地方任职。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是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实真相,表示确实、真实无误。
事端(shì duān)的意思:指事情的发生、事态的发展或问题的产生。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宣道(xuān dào)的意思:公开宣扬道义,传播真理和道德准则。
玉粒(yù lì)的意思:指美玉,比喻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东西。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种种(zhǒng zhǒng)的意思: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铸铁(zhù tiě)的意思:比喻言行坚定、不可动摇。
自要(zì yào)的意思:自己要求的简单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高僧生活情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他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古朴,充满了对佛法修持的深邃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表现了僧人的简约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他们甚至不惜破费使用布做鞋袜,以至于布袜经久不坏,而头顶则被霜雪覆盖,这既是对他们艰苦修行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他们与自然同在的境界。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中,“政”字可能为“正”字之误,指的是僧人对于世俗荣华的摒弃,他们愿意让自己显得老迈不堪,以此来表达对尘世的超然。剃发则是出家人的标志,这里强调了他们对于佛法修持的坚定信仰。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中,“经卷”指的是佛典,僧人以佛教经典为伴,与世间的繁华无关。帐座,是指居住的地方,这里说“种种无”,则是表达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不求。
"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这两句或许在描绘僧人日常使用的器具以及他们对待仆从的态度。古铜瓶可能是指陈旧的水瓶,而“捉以高鼻奴”则有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特定的容貌特征或者是对侍从的一种称呼。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中,“草鞋”和“龙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的是简朴的生活方式,而后者则象征着高贵和权势。九州,即古代中国的九个区域,这里用来形容广阔的世界,而“蚍蜉”则是比喻微小无力之物。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这两句似乎是在提及某种手工艺品或建筑材料的处理过程,其中可能包含了对自然材质加工和再利用的一种思考。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中,“庞眉”形容的是眉宇间深邃而有智慧之态,这里的“宣道人”是指佛法的传播者,而他们的骨骼已经变得枯干,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则是在描述僧人的饮食生活,他们可能在使用过去剩下的米粒煮饭,而“洗钵”则是清洗食器的动作,这里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超然的心境。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中,“跛跛”形容的是步态不稳的样子,“迁臣”可能指的是古代被贬官的人物,这里的“归”字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回归自然或者精神上的归宿。饥饿和面色黧黑则是对身体状况的一种描绘。
"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这两句似乎是在提及某个地方的佛法传授,而“井索”可能在形容寻找或者探究的动作,“缠辘轳”则可能是对某种物品或道具的一种描写。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李卫公,并且他铸造了铁制的浮屠(即佛塔)。“浮图”一词可能是对这种建筑形式的一种赞美,它超脱于世俗之上,象征着精神的飞扬。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弗渝"这两句则是在表达对某座佛塔存在损毁的情况以及对于这种事件的思考。这里的“是事”可能在强调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而“端弗渝”则是在表达一种对待事情的态度,意味着不应该忽视这些问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超脱尘世、追求佛法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物质世界的深刻思考。
此去横经涉远途,三江烟雨晚潮初。
颛孙岂是贪求禄,郑老从来爱读书。
驻马晓吟曹庙桧,倚船时看舜乡鱼。
顾予挟册曾游此,故旧相逢为起居。
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
试重上、岩岩高处。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
嗟费却,几章句。谢安雅志还成趣。
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
快满眼、松篁千亩。
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双白鸟,又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