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赵 汝 楫 分 教 建 安 宋 /胡 仲 弓 又 领 皋 比 走 建 安 ,青 衿 喜 色 上 眉 端 。诗 因 老 去 难 言 别 ,毡 到 春 来 不 觉 寒 。当 日 紫 阳 传 授 学 ,他 年 粉 省 校 雠 官 。圣 门 岂 必 肯 私 淑 ,莫 把 规 随 一 例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传授(chuán shòu)的意思:传授指传递、教授知识、技能或经验给他人。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粉省(fěn shěng)的意思:指节省用度或花费较少。
皋比(gāo b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相差悬殊。
规随(guī suí)的意思:按照规矩行事,遵循规则。
建安(jiàn ān)的意思:
◎ 建安 jiàn’ān
[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眉端(méi duān)的意思:指眉毛的尖端,形容眼神、表情等微妙细致的变化。
难言(nán yán)的意思:形容难以言喻、难以表达的感受或情绪。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青衿(qīng jī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服装,也用来形容年轻人。
省校(shěng xiào)的意思:省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省”指的是节省、减少,“校”指的是学校。省校的基本含义是指节省学校的开支或资源。
圣门(shèng mén)的意思:指道德、学问或技能高超的门派、学府或机构。
私淑(sī shū)的意思:私下崇拜、学习。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喜色(xǐ sè)的意思:指人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校雠(xiào chóu)的意思:指争辩、争吵、争斗。
一例(yī lì)的意思:指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例子或一个典型情况。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 注释
- 皋比:古代学士的服饰,这里代指学者。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青色衣襟,代指学生。
紫阳:可能指道教名山,也可能指学术圣地。
粉省:古代官署名,负责校对书籍。
- 翻译
- 他又带着皋比(古代学士的服饰)前往建安,青色衣襟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喜悦。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歌创作变得难以言表离别之情,即使到了春天,毡帽带来的温暖也不再觉得寒冷。
当年在紫阳(道教名山,此处可能指学习道教或儒家经典的地方)接受教诲,未来可能会成为粉省(古代官署名,负责校对书籍)的官员。
圣人的门徒并不一定都私下仰慕他人,不要一概而论地看待这种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为赵汝楫赴建安任职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出仕的祝贺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又领皋比走建安”中的“皋比”原指虎皮,此处象征高官厚禄,暗示赵汝楫将带着荣耀前往建安;“青衿喜色上眉端”描绘了赵汝楫得知任命后的喜悦之情,眉头微蹙间透露出得意之色。
“诗因老去难言别”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友人离别的不舍;“毡到春来不觉寒”则以春日温暖的场景,寓意友人在新任之地的生活会充满希望,即使冬寒也会因职务而感到温暖。
“当日紫阳传授学”暗指赵汝楫将传承学问,延续教育事业;“他年粉省校雠官”则预祝他在未来的学术工作中担任重要职务,如校对官职。最后两句“圣门岂必肯私淑,莫把规随一例看”,诗人鼓励赵汝楫在圣贤之道上追求公正无私,不要拘泥于个人恩惠,要以公正的标准行事。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学术事业的期许,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史
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
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
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
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
公言绌原宪,侠贼乃为良。
仁义谓足羞,货殖比君王。
黄老先六经,斯言固猖狂。
吁嗟夫子没,两观无刑章。
予怀班孟坚,駮议何洋洋。
传与后世人,慎思其否臧。
送李著作知柳州
到官十五月,太半在他邦。
惠术未施一,公心无与双。
剖符新使粤,尽室始浮江。
地理将分岭,行程即下泷。
旅愁侵酒座,秋色漏船窗。
属吏谁非慑,群蛮不易降。
人稀财岂厚,俗异性多憃。
自此观贤业,洪钟且试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