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除目(chú mù)的意思:除去障碍,排除困难。
垂手(chuí shǒu)的意思:放弃、失去希望或勇气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遁形(dùn xíng)的意思:指逃避现实,逃离困境,消失不见。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凡情(fán qíng)的意思:指一切事物的情感、感情。
佛刹(fó shā)的意思:指寺庙或佛教寺院。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空花(kōng huā)的意思:虚假的美好外表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目翳(mù yì)的意思:目中有翳,视力不清晰。形容眼睛有疾病或视力不好。
散衣(sàn yī)的意思:指没有固定工作或职业,没有稳定收入的人。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刹那(chà nà)的意思:刹那意为极短的时间,瞬间。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跣足(xiǎn zú)的意思:赤脚,没有穿鞋袜的状态。
心与(xīn yǔ)的意思:心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代表心思和与人交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
遇缘(yù yuán)的意思:遇到缘分;有缘分相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哲学思想,展现了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深观诸佛刹那际,三世十方无遁形”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洞察,认为在佛的瞬间观照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以及十方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无所遁形,揭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
接着,“已尽凡情不颠倒,如除目翳自光明”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说明了摆脱世俗情感的束缚后,心灵如同去除眼中的翳障,自然会获得内心的光明与清明,体现了佛教追求内心解脱的主旨。
“意俱大地山河丧,心与空花梦幻生”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的空性观念,认为人的意识与外界事物并非实有,而是如同空花梦幻般虚幻不实,强调了万物皆空的思想。
最后,“垂手遇缘携法界,美髯跣足散衣行”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何种情境都能以佛法为引导,自在地生活于世间,形象地展示了佛教修行者的生活态度和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化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领悟,同时也传达了佛教追求内心清净、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