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官阁(guān gé)的意思:指官员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官员。
金身(jīn shēn)的意思:指佛像或菩萨像身上所镀的金层,比喻人的声誉、名誉或形象非常好,无可挑剔。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业火(yè huǒ)的意思:指熊熊燃烧的大火,比喻热闹非凡、火爆的景象,也可指热情高涨、激情澎湃的状态。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丈六(zhàng liù)的意思:形容物体高大、威严。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丈六金身(zhàng liù jīn shēn)的意思:形容人身体特别结实、坚固。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重创瓦官寺阁过之有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瓦官阁的感慨,以及对其被毁后仅余万古之名的深思。
首句“昔时瓦官阁,高与天峥嵘”,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瓦官阁往日的雄伟壮观,仿佛它与天相接,气势非凡。接着,“业火一烧尽,不能烧却万古名”一句,转折突兀,暗示了瓦官阁遭遇了毁灭性的火灾,但即便如此,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名声依然屹立不倒,如同历史的见证者,永不消逝。
“莲花比丘苦缘薄,倾钵诛茅覆檐角”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瓦官阁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暗示了瓦官阁曾是僧侣修行之地,莲花比丘象征着僧侣的清苦生活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然而,即使在物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僧侣们依然坚守信仰,体现了精神的坚韧与崇高。
“不见如来减劫时,丈六金身亦不恶”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瓦官阁的敬仰之情。这里提到的“如来”指的是佛祖,而“减劫”则是佛教中的概念,意指世界末日或大灾难来临之时。诗人想象,在世界末日之时,瓦官阁虽遭破坏,但其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依然稳固,其建筑虽小(丈六金身),却也足以承载信仰的力量,不为外界的变迁所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瓦官阁兴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教文化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赞美瓦官阁的同时,也反思了人类文明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精神价值在物质破坏面前的永恒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