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参透(cān tòu)的意思:理解透彻,洞悉其中的道理或真相。
禅僧(chán sē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僧人,也比喻精神境界高深的人。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衲子(nà zǐ)的意思:指出家人、和尚,也泛指僧人或尚未剃度为僧的人。
诗僧(shī sēng)的意思:指能够写出优秀诗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具有诗才的人。
士子(shì zǐ)的意思:指有志于科举、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官员的读书人。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元士(yuán shì)的意思:指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遮莫(zhē mò)的意思:遮莫是指遮掩、掩盖。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 注释
- 衲子:指和尚,出家人。
元士子:原本的读书人,学者。
诗僧:既是诗人又是僧侣。
遮莫:不要,无妨。
参透:深入理解,领悟。
诸方:各派,各种佛法。
宫墙:比喻学问或佛法的体系。
第一层:最深层,独特之处。
- 翻译
- 和尚本来就是读书人,不要再说他是禅师僧。
即使深入研究各派佛法,还有更深层次的独特之处。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送乡僧德璘二首》。这首诗中,"衲子向来元士子,诗僧遮莫更禅僧" 表现了对出家的僧人的尊重和赞美。"衲子"是指佛教僧侣的服装,即斑驳不整的衣服;"元士子"则隐喻着这些僧人原本就具有高尚的品格。"诗僧遮莫更禅僧"强调了诗中所赞美的僧人不仅精通佛法,更擅长诗词,甚至超过那些专注于禅定的僧侣。
而第二句 "不妨参透诸方得,别有宫墙第一层。" 则表达了对这些僧人的智慧和修为的赞扬。"不妨参透诸方得"意味着他们能够通晓并领悟各种道理;"别有宫墙第一层"则形容他们在精神世界中建造了一种超凡脱俗、难以企及的境界,这里的"宫墙"象征着一种高深莫测的精神领域。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这些僧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们所达到的精神高度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南静处为郑白湖赋
酣春南郭如瀼西,归凤早构临霞栖。
流云岂解去时意,长桥谩忆当年题。
方池曲槛果何以,柴桑有鬼应知此。
放马朝穿白鹭群,箨龙个个呼君子。
甘鞠丛萦古樾深,眼看昨日遽乔林。
璇玑不得宰寒暑,羲和六辔纡升沉。
瘦猿老作山中客,却守南山岁星易。
踏上肩舆趁市声,回心愧杀孤烟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