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闻叱牛声,欲问不知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吹灯(chuī dēng)的意思:指熄灭灯火,比喻将事情揭露出来,使人无所遁形。
戴月(dài y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晚上或夜间外出时,头顶上方的月亮似乎像戴在头上一样。形容月亮高悬,明亮夺目。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多歧(duō qí)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走向多种不同的方向或结果。
封墓(fēng mù)的意思:封墓是指封闭坟墓,禁止再次开启,也用来比喻禁止触动或揭露某个不可触碰的秘密。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回互(huí hù)的意思:回互指互相回答、互相问答。
及今(jí jīn)的意思:及时、立即,表示时间非常紧迫或即刻。
恐惧(kǒng jù)的意思:形容因为过去的恐惧经历而对类似的事情产生畏惧心理。
跬步(kuǐ bù)的意思:跬步指的是一小步,即指非常短的距离。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曲折(qū zhé)的意思:指事物经历了许多弯曲的道路或经历了许多波折才能达到目标。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行装(xíng zhuāng)的意思:指行李、行囊等随身携带的物品。
行者(xíng zhě)的意思:行者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指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
阴云(yīn yún)的意思:指不祥的预兆或困境即将到来的迹象。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治行(zhì xíng)的意思:指纠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道德规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幕降临时匆忙收拾行装,踏上了未知的旅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景象与心境。
首句“吹灯治行装,戴月即前路”描绘了旅人整理行囊,趁着月光出发的情景,充满了行动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期待。接着,“深村苦多歧,乃使行者误”则揭示了旅途中道路的复杂与不确定性,使得行者容易迷失方向,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东西皆可往,曲折何所遇”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蜿蜒曲折,让人难以预测前方的遭遇。接下来的“泥中虎斗迹,草木新封墓”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了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与生命的脆弱,以及时间的流逝。
“阴云忽以兴,四顾增恐惧”描绘了天气突变,乌云密布,四周一片迷茫,增加了行者的恐惧感,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最后,“及今亦谁咎,初失在跬步”表达了对当前困境的反思,指出问题或许源于最初的一小步决策失误,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旅途中面对未知与困难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对雪见寄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
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仲秋朝拜昭陵
清秋寿原上,诏拜承吉卜。
尝读贞观书,及兹幸斋沐。
文皇昔潜耀,隋季自颠覆。
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
神祇戴元圣,君父纳大麓。
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
无疆传庆祚,有截荷亭育。
仙驭淩紫氛,神游弃黄屋。
方祗护山迹,先正陪岩腹。
杳杳九嵏深,沈沈万灵肃。
鸟飞田已辟,龙去云犹簇。
金气爽林峦,乾冈走崖谷。
吾皇弘孝理,率士蒙景福。
拥佑乃清夷,威灵谅回复。
礼承三公重,心愧二卿禄。
展敬何所伸,曾以斧山木。
题亡友江畔旧居
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
蟏蛸集暗壁,蜥蜴走寒窗。
松盖欹书幌,苔衣上酒缸。
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计偕十上竟无成,忽忆嵓居便独行。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岁储应叹山田薄,里社诗逢野酝清。
惆怅中年群从少,相看欲别倍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