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已再化,宁蘧早知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负责(fù zé)的意思:负责指的是承担责任,对某事或某人负有责任的意思。
凛寒(lǐn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令人感到严寒的气候或气氛。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仕宦(shì huàn)的意思:仕宦是指担任官职,从事政务。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颓残(tuí cán)的意思:形容衰弱、破败、没有生气。
无衣(wú y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斜晖(xié huī)的意思:夕阳斜照。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侏儒(zhū rú)的意思:指身材矮小、短小精悍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严冬的萧瑟景象,内心却有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西日颓残照”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逐渐黯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北风凛寒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寒冷的感觉,暗示着外界环境的艰苦。
“侏儒饱欲死,幽人独无衣”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侏儒在物质上虽已满足,但内心可能感到空虚或厌倦;而“幽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则在物质匮乏中寻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不上北阙书,甘采西山薇”表达了诗人不愿追求官场名利,宁愿过着清贫但自由自在的生活,象征着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胜过世俗的功名。
“曾子已再化,宁蘧早知非”引用典故,曾子与宁蘧的故事,强调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过去错误选择的反思。
“岂不乐仕宦,恐与心事违”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即虽然可能享受仕途的荣华,但更渴望与自己的内心相契合,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柴桑旧三径,吾行其庶几”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陶渊明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归隐之路,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尚怜渊明翁,颇负责子讥”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承受外界对于隐居生活的批评。
“隐几茅檐下,聊欲曝斜晖”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在茅屋前,靠着矮桌,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这不仅是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风亭蜀葵盛开
台上牡丹子离离,台下又见开蜀葵。
花品贵贱有差等,容饰简约无蕃枝。
轻绯素练纷两列,似与牡丹为媵妾。
媵妾唯应侍玉妃,含香亦欲呈妍姿。
洪纤浓淡自成性,造化何意分铢锱。
午扃悄院流莺急,错落庭阶烂金碧。
江南一雨气如秋,不为萧飕落颜色。
立春日书事
阳回玄籥葭灰浮,春幡迎春椎土牛。
韭黄苣紫罗春羞,柑酒满泛玻璃瓯。
青帝隔岁始一反,啼破莺声娇睍睆。
柳窥春色办新妆,拟待繁华斗妖艳。
东风年年润枯稿,一见东风一回老。
不如对酒仍高歌,坐看凉月生庭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