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淲赴贵池簿》
《淲赴贵池簿》全文
宋 / 韩元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四十才生子今年效官

国恩期共报,世路觉尤难。

簿领犹应暇,诗书且细观。

传家门户立,即此衰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āoguìchí簿
sòng / hányuán

shícáishēngjīnniánxiàoguān

guóēngòngbàoshìjuéyóunán

簿lǐngyóuyìngxiáshīshūqiěguān

chuánjiāménwèishuāic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簿领(bù lǐng)的意思:指人的领子整齐而平直。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国恩(guó ēn)的意思:国家的恩德或恩惠。

即此(jí cǐ)的意思:指此时此刻,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家门(jiā mén)的意思:指家庭、家族门户,泛指家庭或家族的利益和荣誉。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生子(shēng zǐ)的意思:指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衰残(shuāi cán)的意思:指人体健康衰弱、残疾或事物受损、减少的状态。

效官(xiào guān)的意思:指人能够胜任担任官职,具备行政能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作的《淲赴贵池簿》。诗中表达了诗人四十岁才得子的感慨,以及对儿子效官生涯的期待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寄望。他希望儿子能报效国家,同时也认识到世路艰辛,提醒儿子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中仍要保持学习和修养,通过读书传家,以学问稳固家族门第,作为自己老去后的精神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教于诗,体现了诗人对后代的关爱和期望。

作者介绍

韩元吉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南涧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生辰:1118~1187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登东山送冯掌教·其二

一回相见一清吟,短发繁霜岁月侵。

浪迹谁怜南又北,旷怀自信古犹今。

越王台北秋风早,张相祠前暮雨深。

莫问玄都痴道士,红尘回首欲投簪。

(0)

答武选司诸公

凝香燕寝昼迟迟,一寸心旌万里驰。

秋尽断鸿传信息,天空孤鹤想容仪。

清朝何用三缄口,远塞还须六出奇。

大陆文章天下伯,相逢为我道相思。

(0)

江西

江西籓府住江东,水远山回气槩雄。

蛟井不妖同邑井,雕风虽有让文风。

滕王高阁烟霞古,徐孺孤亭草树浓。

岁月催人游不尽,夕阳淡淡雨濛濛。

(0)

送陈士贤御史督学南畿

晓辞清跸沐殊恩,金阙东头赐玉樽。

岂为宪臣虞醉饱,要令文教布乾坤。

渊渊洙泗有流派,渺渺江淮无点浑。

更喜春风报消息,几多桃李在公门。

(0)

四月一日观东驾享太庙

鹤驾翩翩出紫宸,彩云香护玉墀春。

两行旌旆严貔虎,九奏箫韶舞凤麟。

秬忝恭行清庙礼,樱桃特献禁园新。

小臣未得陪仙仗,也著青袍望后尘。

(0)

饮蒋仲学既醉轩

昔年既醉轩中醉,雨散星离谁复会。

转头不觉十载馀,小铛骨董重相对。

一杯一杯复一杯,聚头话旧浑忘寐。

李中书,闻在姑苏新卜居。

李太仆,滁阳府寺阅攻驹。

王祭酒,南雍礼乐领群儒。

十民部,吴山楚水歌唐虞。

刘左辖,岭南海角今何如。

矫首数公不可见,起舞击节成嗟吁。

徐詹事,杨学士,玉堂退直劳文思。

肴香酒熟不我过,我与玉山聊适志。

瓶笙咿咿鸾凤吟,蔬盘簌簌冰雪深。

冻砚频烘滚玄浪,短烛屡爇流黄金。

□乃今晚复既醉,论穷万物情状天地心。

莫为功名叹迟暮,莘伊渭吕逢时作。

时来土苴亦云霄,时未英雄且高卧。

静中看破古与今,果是奇才当若个。

南阳卧龙久尘埃,姑苏小范呼不来。

胸中郁勃与谁论,翩然便欲飞步登蓬莱。

我思蓬莱神仙何足道,终身山泽成枯槁。

何如汗漫大醉三千场,与尔同看天地老。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