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澉浦金粟寺·其二》
《题澉浦金粟寺·其二》全文
宋 / 曹勋   形式: 古风

入门不见佛,已悟本无相

若为是真求,沙界寻丈

欣逢两禅老,妙悟心想

行当求所求,筏喻不言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妙悟(miào wù)的意思:指对事物的本质、道理有非凡的洞察力和领悟力。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沙界(shā jiè)的意思:指沙漠地区,也比喻孤独、寂寞的境地。

为是(wéi shì)的意思:指言行正直,坚持真理。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心想(xīn xiǎng)的意思:指心中所想,内心所愿。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寻丈(xún zhàng)的意思:寻找丈夫

注释
入门:进入佛门。
佛:佛教中的最高智慧或佛陀。
本无相:事物的本质没有固定的形状或形式。
沙界:比喻广阔无垠的世界或困难重重的境地。
寻丈:寻找一尺之地,形容极度困难。
两禅老:两位精通禅学的长者。
妙悟:深刻的领悟。
灭心想:消除心中的杂念和欲望。
行当:修行应当。
筏喻:以筏子比喻修行的方法。
不言桨:比喻修行无需过多言语指导。
翻译
进入佛门却不见佛像,领悟到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形态。
如果真心寻求真理,就像在沙海中寻找一尺之地般艰难。
欣喜地遇见两位深谙禅理的老者,他们透彻理解了心性的空寂。
修行应当明确目标,如同乘筏过河,不必过多言说划桨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题澉浦金粟寺(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和修行体验。首句“入门不见佛”暗示了禅宗的空灵境界,即佛并非外在可见之物,而是内心的觉悟。接着,“已悟本无相”强调了佛教中的“无我”观念,即一切事物皆无固定形态,皆为空性。

“若为是真求”表达出寻求真理的态度,不是执着于外在形式,而是深入内心去领悟。诗人提到“沙界等寻丈”,以广阔的沙界比喻心的广大,意在说明修行者的心境应如沙粒般广阔无边。

“欣逢两禅老,妙悟灭心想”描绘了诗人遇见两位高深的禅师,他们在禅定中达到了无欲无念的境地,这正是“灭心想”的体现。最后两句“行当求所求,筏喻不言桨”运用了佛教中的筏喻,表明修行者应当如乘筏过河,目标明确,但行动中无需过多言语和执着,只需顺其自然,这就是“不言桨”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的意象和比喻,传达了对禅修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态度。

作者介绍

曹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书堂讲罢示诸生讲义

紫阳坛上静焚香,石洞风来夏阁凉。

出谷世情暄自暖,横经吾分说偏长。

数年孔易竟何学,终日回言祇此堂。

为语舜徒休孟浪,明明仁义是周行。

(0)

逍遥岩

连峰积古铁,芳草戴层巅。

岩洞入窈窕,阶磴上寅缘。

回飙荡林气,石窦分暗烟。

绝顶见长江,山翠苍苍然。

伊人去我久,千载有遗筌。

廓若四壁居,或坐列几筵。

谁无堂宇谋,终愁风雨穿。

人事岂不足,所胜曷以天。

何当卜于兹,养此龟鹤年。

聊为汗漫游,托之逍遥篇。

(0)

罾船渡再至浮丘田舍

归渡石西崦,田家候火频。

犬知迎旧客,马自恋行人。

斗酒秋粳熟,盘餐野簌新。

何因来信宿,明月满荆榛。

(0)

挽陈子野

秋早闻君病,吾来哭盖棺。

垂纶江雨急,邀笛阁云寒。

阶下兰先悴,屏间竹未残。

不知何事业,人作太丘看。

(0)

友芳园杂咏为吕心文作二十五首·其二十五长林石几亭

湘中琳琅碧,岳顶莲花白。

隐几深竹中,嗒尔天游客。

(0)

夏日同沈李盛梅梁董朱李诸子邀余君房袁景从马用昭张元易集吕道士馆得醒字

频来京洛会,词客满西亭。

急拍摇花篽,飞鞍续酒瓶。

世容方朔避,狂似次公醒。

尚记诗成处,多题竹上青。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