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鼓(chuán gǔ)的意思:传递消息或者信息。
春声(chūn shēng)的意思:春天的声音,指春天来临的迹象或春天的气息。
风传(fēng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传得很快,迅速传开。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羁游(jī yóu)的意思:指被困于某个地方不能自由行动。
勤苦(qín kǔ)的意思:勤奋努力,辛勤劳作
燃藜(rán lí)的意思:指燃烧藜草,比喻兴奋、热情高涨,情绪激昂。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烧空(shāo kōng)的意思:指把空气或燃料烧尽,形容耗费或浪费得一无所得。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珠帘(zhū lián)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家中用珍珠制成的帘子,比喻奢华华丽的生活。
- 注释
- 羁游:远游,漂泊。
上元时:元宵节。
莲艳:莲花盛开,色彩鲜艳。
珠帘:装饰有珍珠的帘子。
鳌架:灯架,形状似鳌。
太乙:古代星名,象征光明。
燃藜:点燃藜杖(藜火),比喻明亮的灯火。
- 翻译
- 我偶然在元宵节出游,莲花的鲜艳照亮了整个锦溪。
厅堂上的珠帘像被水浸泡,庭院前的灯架高得仿佛与山相齐。
春风中传来热闹的鼓乐声,细雨中低沉的笙歌声断断续续。
自嘲我是困于蓬窗的勤奋之人,何时能有如太乙星般明亮的灯火照亮我的学习之路。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施枢的《正月十四夜》描绘了诗人羁旅中度过元宵佳节的情景。首句“羁游偶值上元时”点明了诗人漂泊在外,恰逢元宵节,满城灯火映照着锦溪,景色壮观。“莲艳烧空照锦溪”以比喻手法,将莲花般的灯饰比作燃烧的云彩,照亮了溪面,形象生动。
接下来两句“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堂内珠帘在灯光下仿佛被水浸润,庭前的灯饰高大如山,展现出节日的繁华和气势。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通过风声和音乐的描绘,展现了元宵夜的喧闹与静谧并存,即使风雨也无法阻挡人们的欢庆之情。最后,“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自己作为在外奔波的读书人,羡慕那些能在明亮灯火下享受节日的人,希望能有朝一日像古人那样得到赏识,过上更好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
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
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
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
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
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
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
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
龙旌昏朔雾,鸟阵卷寒风。
追奔瀚海咽,战罢阴山空。
归来谢天子,何如马上翁。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