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用夫子,道亦小试。天用夫子,道济万世。
鲁用非天,天用非鲁。卒老于行,天意可睹。
炳明(bǐng míng)的意思:形容光明、明亮、闪耀。
参赞(cān zàn)的意思:参谋助理
垂宪(chuí xiàn)的意思:指君主垂帘听政,不亲自处理政务。
道具(dào jù)的意思:指在表演、演出、戏剧等中所使用的物品,也可指用来装饰或补充某种效果的物品。
二气(èr qì)的意思:二气指的是人的愤怒和气愤之情。
非夫(fēi fū)的意思:非夫指的是非亲非故的人,即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合群(hé qú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融洽、和睦相处,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良好,团结合作。
化行(huà xíng)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有所改变,转化为更好或更高尚的状态。
三才(sān cái)的意思:指智慧、才能和品德三者的完美结合。
删述(shān shù)的意思:指删除、删减、删改文章或文字的内容。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太极(tài jí)的意思: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中的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力量,即阴和阳。太极哲学认为,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小试(xiǎo shì)的意思:进行初步尝试或试验,以便了解情况或能力。
意可(yì kě)的意思:表示意思可以理解、可以接受。
有终(yǒu zhōng)的意思:有终指事情有了结束的结果,不再持续下去。
作程(zuò chéng)的意思:指事情的进展程度或进度。
此诗颂扬了孔子在哲学、道德伦理以及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诗人以“太极”开篇,象征宇宙万物的起源与变化,通过“化行二气”、“统合群圣,参赞天地”等表述,描绘了孔子思想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与贡献。接着,“删述垂宪,日星炳明”赞美了孔子整理文献、制定法度的功绩,如同日月般照亮后世。
“立我纲常,万世作程”强调了孔子对于建立社会秩序、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这些原则成为后世行为的准则。“天地非夫子,曷纬曷经。生民非夫子,曷范曷程”则进一步表达了没有孔子,就没有天地间的经纬,没有百姓生活的规范,凸显了孔子在构建理想社会中的不可或缺性。
“通天地人,为三才主。三才有终,夫子之道乃已”指出孔子的思想涵盖了宇宙、人类与社会的全面,是三者之间的主宰,即使三界有终,孔子的教诲与精神却永存不朽。
“鲁用夫子,道亦小试。天用夫子,道济万世”通过“鲁”与“天”的比喻,说明孔子的学说不仅适用于地方治理,更能够普济天下,影响深远。
最后,“鲁用非天,天用非鲁。卒老于行,天意可睹”表明孔子一生致力于传播真理与道德,最终在实践中老去,但他的事业与精神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与肯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高度赞扬了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地位与贡献,以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有客来从东海湄,笔弄丹青自得师。
囊中二像示我亦草草,我于斯人如见之。
溪翁本丰颔,匏翁故多髭。
有神乃在髭颔外,予尝得之朝省委蛇时,客之此艺何太奇。
客言我先祖,曾荷文皇知。
百年貌得几名士,至今海内声犹驰,不才方愧裘与箕。
今予为亲归,早卧江南野。
有形未能图,有影何须写。
君今传我神,谁谓非我者。
君归海上超世尘,应将此纸持示人。
寻常倘有知我者,谓我今吾真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