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胜 因 院 宋 /陈 著 转 路 便 幽 深 ,曾 来 不 用 寻 。寺 依 仙 石 脚 ,僧 识 老 岩 心 。是 处 鬼 无 墓 ,此 山 松 自 林 。滔 滔 未 涯 事 ,分 付 一 蝉 吟 。
- 注释
- 转路:岔路。
幽深:深远僻静。
曾来:曾经来过。
寻:寻找。
寺:寺庙。
仙石:传说中的神石。
脚:底部。
僧:僧侣。
岩心:岩石的核心。
鬼无墓:没有鬼魂出没的地方。
松自林:松树自然生长成林。
滔滔:形容事物众多或连续不断。
未涯事:未完的事情。
分付:交付。
一蝉吟:一只蝉鸣叫。
- 翻译
- 转向小径深入其中,之前来过无需寻找。
寺庙坐落在仙石脚下,僧人熟悉古老的岩石。
这里处处没有鬼魂墓地,整座山都是松树成林。
世间纷繁未尽之事,都交付给蝉儿轻声吟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深邃而宁静的山中胜景,诗人陈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胜因院的独特魅力。首句“转路便幽深”暗示了道路曲折,环境清幽,仿佛自然的秘密被隐藏在深处。接下来的“曾来不用寻”,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喜爱,无需刻意寻找,自然会来到。
“寺依仙石脚”描绘了寺庙坐落在奇形怪状的石头旁边,增添了神秘和古老的气息。而“僧识老岩心”则暗示了僧人与山石有着深厚的默契,他们的心境如同古老的岩石一般沉稳。这两句进一步突出了胜因院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松树成林,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最后,“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以蝉鸣作结,寓意着世间万物都在自然的循环中流转,而诗人将无尽的思绪寄托于蝉声之中,显得淡然又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胜因院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练潭用王文成韵
落日衔孤峰,馀彩散遐甸。
设袅川上霞,潆洄映潭练。
环溪有十室,初灯影成片。
明沙横夜光,菰米足秋荐。
我来坐空馆,流玩乐幽便。
呼灯照座壁,怀曩倏惊羡。
赏年荒僻区,曾识巨人面。
爱此澄潭佳,清咏百锤炼。
大名宇宙垂,馀力吟弄擅。
落落鸿雪踪,搜剔待来彦。
勋业夫何常,成者天下见。
辗转深宵中,泪下零如霰。
秋兴·其一
群植敛商气,壮士悲暮年。
华心一朝尽,魂质无芳妍。
摧残积独厚,零落争时先。
于物为不祥,于理有固然。
昔人抗暇尚,奋藻禅星躔。
触寓感孤抱,流哀弥八埏。
亮由悲年命,三叹抚遗篇。
盛时不可再,千载同逝川。
登绳金塔,同刘慈庵、宋响泉
绝顶秀出金光烘,高标突兀摩苍穹。
璇题珠缀纷晃耀,中有云气连天宫。
我来扁舟过南浦,十里凝盼先推蓬。
舟人指点云路迥,谓我登高宜登峰。
闲向天寿寺前望,昂首惧难追其踪。
同游鼓兴邀我往,骞若健翼凌高风。
盘盘磴道旋螺似,层层更上相追从。
牖户虚明敞空际,豁然旷望开心胸。
仰视碧落何亲切,俯临无地心怔忡。
西眺远山若环绕,东揽平湖如津通。
鳞鳞瓦屋烟树隔,森森帆樯云水蒙。
栏杆四面倚欲遍,洪都收拾一览中。
是时烟昏景已暝,斜日方西月正东。
顾余飘飘云霄上,平视日月高与同。
拂衣欲下更留恋,脚跟盘辟兴未慵。
转到山门却回首,始叹身已游碧空。
大观如此固可快,峻险亦应惕寸衷。
登高惧辱人子意,平地顾影时抚躬。
《登绳金塔,同刘慈庵、宋响泉》【清·刘绎】绝顶秀出金光烘,高标突兀摩苍穹。璇题珠缀纷晃耀,中有云气连天宫。我来扁舟过南浦,十里凝盼先推蓬。舟人指点云路迥,谓我登高宜登峰。闲向天寿寺前望,昂首惧难追其踪。同游鼓兴邀我往,骞若健翼凌高风。盘盘磴道旋螺似,层层更上相追从。牖户虚明敞空际,豁然旷望开心胸。仰视碧落何亲切,俯临无地心怔忡。西眺远山若环绕,东揽平湖如津通。鳞鳞瓦屋烟树隔,森森帆樯云水蒙。栏杆四面倚欲遍,洪都收拾一览中。是时烟昏景已暝,斜日方西月正东。顾余飘飘云霄上,平视日月高与同。拂衣欲下更留恋,脚跟盘辟兴未慵。转到山门却回首,始叹身已游碧空。大观如此固可快,峻险亦应惕寸衷。登高惧辱人子意,平地顾影时抚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667c67a890384094.html